网站目录 - 网址大全 
当前位置:网址大全 » 网站目录 订阅RssFeed

List
网站分类目录最新列表

泉州师范学院

泉州师范学院坐落在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著名侨乡、东亚文化之都——福建省泉州市。目前,学校有两个校区:东海校区、诗山校区,占地1185亩。学校是省级“平安校园”,荣获省级“五一劳动奖状”,连续五届荣获省级“文明学校”称号。学校办学定位是:应用型综合性地方大学。层次定位是: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发展研究生教育,拓展继续教育。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敢拼会赢、创新创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面向定位是:植根泉州,立足福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展目标是:建设开放型有特色高水平的新型地方大学,力争早日复名泉州大学。

www.qztc.edu.cn - 2017-06-18 - 收藏 点击查看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农学、工学和管理学学科为优势,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和法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大学。学校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校园集云山之神秀,汇珠水之灵气,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校前身为仲恺农工学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近代民主革命先驱何香凝先生等提议、国民党中央为纪念廖仲恺先生爱护农工的意愿而决定创办的。学校于1927年招生,何香凝先生首任校长15年。1984年,经教育部、农牧渔业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国家副主席王震同志题写校名。2008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为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办学,促进学校发展,1987年4月,根据国家副主席王震提议,经中共广东省委同意,成立了学校董事会,王震任名誉董事长,广东省省长叶选平任第一届董事会董事长。1997年,广东省省长卢瑞华任第二届董事会董事长。2008年,广东省省长黄华华任第三届董事会董事长。2015年,广东省省长朱小丹任第四届董事会董事长。董事会成员由国家领导人、省部级领导以及港澳知名人士担任。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备受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与关心。党和国家领导人叶剑英、邓小平、杨尚昆、王震先后为校园内的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廖仲恺铜像、何香凝汉白玉塑像和廖仲恺纪念碑题字。国家主席杨尚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何鲁丽、周铁农,全国政协副主席廖晖、霍英东、马万祺等多次亲临学校视察指导工作。广东省省委、省政府及省教育厅一贯关心、支持学校建设,有力地推动着学校健康快速发展。海内外各界人士深怀对廖仲恺、何香凝及其开创事业的崇敬和景仰,不断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大力支持,霍英东、马万祺、何厚铧、崔世安、曾宪梓、何鸿燊、杨钊、刘宇新等一批港澳社会名流为学校捐款兴建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教学楼等,添置教学科研和医疗卫生设备,设立奖教奖学金,为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不遗余力。 目前,学校有白云校区、海珠校区和钟村实习农场。学校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任教师423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专任教师的648人;现有十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广东省教学名师2人,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2人,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10人,珠江科技新星4人,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校级科技创新团队14个。学校图书馆藏书155万册,电子图书320万册,各种类型数字资源库18个。建有完善的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

www.zhku.edu.cn - 2017-06-18 - 收藏 点击查看

湖南理工学院

湖南理工学院是一所以理工为主,理、工、文、经、管、法、教、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是湖南省首批获得“十三五”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规划高校。 学校依山傍水,风景秀丽,被湖南教育网评为“湖南最美高校”。坐落在拥有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首批沿江对外开放城市、湖南门户城市——岳阳市南湖风景区。现有校园面积2000余亩,东院和南院(新校区)两个校区环抱南湖,紧密相连,湖岸线长达3.7千米。校舍总建筑面积近70万平方米,资产总额15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2亿元,各类图书藏书220余万册(含78万种数字图书)。学习、生活和文化体育运动设施配套齐全,是“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学校办学历史溯源于1910年美国人创办的湖滨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历经变迁。经教育部批准,1999年3月,由当时的岳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岳阳大学和岳阳教育学院合并为岳阳师范学院。2003年2月更名为湖南理工学院。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为社会培养了数十万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校友遍及海内外。 学校发展势头十分迅猛。2006年12月,高标准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9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2008-2015年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全国共26所高校,湖南仅2所高校。)奠定了学校在全国新办本科院校中的先进位置。2013年,正式确定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获得两个类别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6年,通过评审被推荐为“十三五”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规划高校,标志着学校发展正式进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最近又获机械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带来了新契机。

www.hnist.cn - 2017-06-18 - 收藏 点击查看

湖北工程学院

湖北工程学院是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坐落于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孝感市,距武汉市区50公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前身为创办于1943年的湖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历经孝感大学、武师孝感分院、孝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孝感学院几个阶段,先后有湖北职业技术师范专科学校(前身为华农孝感分院)和南方城乡建设学校(孝感市建筑工程学校)整体并入,2011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湖北工程学院,迄今已有74年的办学历史。 学校办学条件良好。校园湖光潋滟,杨柳依依,鸟语花香,环境怡人,是全省首批“生态园林式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748亩,校舍建筑面积72.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73亿元,建有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图书馆藏书146万册,电子图书106万种,纸质期刊1349种,电子期刊31686种,中外文及各类型电子数据库和文献资源共享平台近40个。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湖北工程学院学报》为全国地方高校名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中华孝文化研究”入选教育部名栏建设工程。 学校学科专业体系完善。学科门类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类。初步建立了工程特色凸显,理、工、农结合,文、经、教、管、法、艺、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现建有农业资源与环境、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学、光学工程、植物学等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教育学原理、光学、有机化学、植物学等在建硕士点学科。“新型生物质基材料”学科群入选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现有66个本科专业,农学、园艺专业入选首批“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化学、生物科学、园艺等专业为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为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化学、生物科学、园艺等专业为省级本科品牌专业,材料化学、农学、光电信息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汉语言文学等专业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材料化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农学、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等专业为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209人,其中教师853人,外聘教师70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职工807人;具有高级职称教职工430人。建有植物学等10个“楚天学者”设岗学科及3个省级教学团队、10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全国模范教师、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湖北名师、湖北省优秀教师等24人。聘请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经济学家厉无畏,世界著名计算机学家、美国两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姚期智为代表的著名专家学者近100人为兼职(客座)教授。常年聘请外籍教师、专家来校任教,选派优秀教师赴国外学习、工作和讲学。

www.hbeu.cn - 2017-06-18 - 收藏 点击查看

九江学院

九江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国有公办全日制本科普通高等院校, 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办学历史可上溯至1901年由美国基督教卫理公会创办的但福德学校,现办学体制为军地共建、省市共建。 学校坐落在长江中下游的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九江市,位于庐山之麓、长江之滨、鄱阳湖之畔,校园生态环境优越、景观美丽如诗。名城、名山、名江、名湖,造就了九江学院的灵气,尤其是具有千年历史、享有“天下书院之首”美誉的白鹿洞书院,更为九江学院赋予深厚的文化气息和办学氛围。 学校占地2850多亩,现有主校区、浔东校区、庐峰校区、南湖校区、八里湖校区五个校区,校舍面积130余万平方米, 全日制在校生3.4万余人。学校还设有1所直辖“三级甲等”附属医院。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860余人,其中有副高以上职称的820人,博士280人;研究生导师70余人;入选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4人;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和省政府特殊津贴11人;江西省高校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44人;江西省高校教学名师6人;入选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16人。近年来,学校还特别聘请了10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为学校兼职和客座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教授受聘为学校名誉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潘际銮教授受聘为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袁隆平院士、程天民院士和中国科学院严陆光院士等专家学者受聘为学校名誉教授。 学校现有21个二级学院。设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十一大学科门类,涵盖88个本科专业。有35个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包括特色专业、精品课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学创新团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等;有200个国家级、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有10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高职高专省级示范专业和系列优质课程;并设立了“流域管理与生态保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杨叔子院士工作站,柔性引进了美国耶鲁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多个高端学术团队。学校依托“学科联盟”,与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高校签署合作协议,遴选了8个专业开展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2015年,学校完成的“新型光电功能材料的制备、能量输运与转换机理研究”成果获江西省政府自然科学二等奖,实现了省政府科技奖零的突破。2016年,学校又获省政府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2017年,学校完成的“恶性肿瘤细胞双重靶向两亲性载药系统的构建与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再获江西省政府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www.jju.edu.cn - 2017-06-16 - 收藏 点击查看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的唯一一所普通本科院校。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前身是1946年4月从华北联合大学分离建校的晋察冀边区行政干部学校。1949年初,学校迁至天津,更名为华北职工干部学校。1949年9月,根据刘少奇同志的指示,华北职工干部学校更名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全国总工会副主席李立三同志兼任第一任校长。经党中央批准并由刘少奇同志亲自审定学校校址,1954年8月,学校从天津迁至北京。1984年9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正式改建为中国工运学院,开始面向全国工会系统和社会开展成人学历教育。2003年5月,中国工运学院改制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并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自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云、彭真、薄一波、胡耀邦、尉健行、王兆国、李建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莅临指导学校工作或接见学校代表。 学校现有北京及河北涿州两个校区,占地面积630亩。 经过近70年的发展,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已经形成了以普通本科教育为重点、工会干部培训为使命、稳步发展研究生教育、做精做强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格局,成为在工会和劳动关系领域学科门类最齐全、最完整的大学。学校设有工会学院、劳动关系系、经济管理系、法学院、公共管理系、文化传播学院、安全工程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数学与计算机教学部、外语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工会干部培训学院等14个院(系、部),开设社会工作、行政管理(企事业行政文化建设方向)、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经济学、财务管理、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安全工程、汉语言文学、新闻学、戏剧影视文学、酒店管理等16个普通本科专业,覆盖法学、管理学、经济学、工学、文学、艺术学等6个学科门类。2013年学校开始招收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目前有劳动关系、工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管理四个专业方向。

www.ciir.edu.cn - 2017-06-16 - 收藏 点击查看

西安医学院

西安医学院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51年的陕西省卫生学校。1959年省政府设陕西省卫生干部学院建制。1994年国家教委批准成立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西安医学院。   学校由含光校区、未央校区、高新校区组成,总占地面积76万㎡,总建筑面积101.36万㎡,固定资产总值11.06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4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21.24万册,电子图书410.12万册。   学校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实践(实习)教学基地,现有附属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附属宝鸡医院、附属汉江医院5所直属附属医院,总床位近6000张,另有非直属附属医院19所,教学医院及实习基地69所。其中附属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和第一附属医院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家全科医生培训基地。陕西省人民医院还是陕西省临床医学研究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级卫生应急医疗救援队伍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等14个教学单位。开办有研究生教育、普通本科教育和继续教育。临床医学具有一级学科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目前有全科医学、内科学、外科学、眼科学等1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普通本科教育开办有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等14个本科专业。现有省级重点专业(特色专业)3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业3项。

www.xiyi.edu.cn - 2017-06-16 - 收藏 点击查看

阜阳师范学院

阜阳师范学院坐落在皖西北中心城市阜阳市。这里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我国著名的文化精英管子、老子、庄子,曹操 、曹丕、曹植,欧阳修、苏轼、曾巩等赋予了这片土地厚重的历史底蕴。学校毗邻古颍州西湖、京九铁路交通枢纽、皖北地区4C级机场,环境怡人,交通便捷,区位优越。      学校创办于1956年,197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阜阳师范学院,获首批学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2013年正式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5年、2014年先后两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建校60年来,学校先后向社会输送10万多名毕业生,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被誉为“皖北地区基础教育的摇篮、人才培养的基地、科技创新的平台、文化建设的窗口”。      学校现有清河、西湖两个校区,占地97.8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6.7万平方米。学校设置16个教学学院、1个继续教育学院,拥有64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法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现有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全日制在校生1.96万人。学校建有独立学院1个——信息工程学院,独立学院拥有本科专业29个,在校生6684人。学校现有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4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生物学”,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有抗衰老中草药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胚胎发育与生殖调节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环境污染物降解与监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区域物流规划与现代物流工程安徽省实验室、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皖北文化研究中心、农民工研究中心及安徽武术文化研究中心等7个省级科研平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55亿元,各类藏书197万册,拥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sciencedirect电子期刊库等30个中外网络资源数据库。

www.fync.edu.cn - 2017-06-16 - 收藏 点击查看

滨州学院

滨州学院是一所省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兵圣”孙武的故乡、渤海之滨、富饶美丽的黄河三角洲腹地现代生态园林型城市——滨州市。 学校党委、行政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建设以航空为主要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开放活校、和谐治校“五大战略”,学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校园占地1970亩,校舍建筑面积44.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4.13亿元。设有23个实验中心(室),其中2个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7亿元。图书馆纸质图书162万册,电子图书115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1600余种,电子期刊28332种,拥有电子文献数据库94个。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9500余人,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在校生20000余人。

www.bztc.edu.cn - 2017-06-16 - 收藏 点击查看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工科类普通高等学校,前身可追溯到1953年的杭州水力发电学校和1956年的杭州水利学校、1958年的浙江电力专科学校、1975年的浙江水利电力学校(1978年9月更名为浙江水利水电学校)、1984年的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2013年升格更名为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经过60年的不断进取,学院的各项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科研科技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形成了以工学门类为主体,以水利水电为特色,土木、机械、电气、管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2014年12月17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和水利部签订共建协议,学校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2015年2月,学校被授予“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学校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游览胜地──浙江省杭州市,占地面积1261亩,在校普通本专科在校生9100余人,其中本科生3900余人;现有专任教师47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4.49%,研究生学历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4.36%,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水利职教名师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浙江省优秀教师2人,省教学名师4人,省教坛新秀5 人,省“151人才工程”人选12人,形成了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素质良好,并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一定科研能力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9000余万元;建有主干带宽千兆的校园网系统;拥有印本图书81万余册,另有各种纸质期刊1100余种,校图书馆已成为浙江省具有鲜明水利和数字化特色,水利水电文献资源收藏最为丰富的图书馆之一。

www.zjweu.edu.cn - 2017-06-16 - 收藏 点击查看



闽公网安备 35062502000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