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 网站分类目录最新列表
兰州财经大学肇始于1952年成立的甘肃省人民政府行政干部学校;1958年,升格为甘肃财经学院,隶属甘肃省人民政府领导,实施本科教育;1981年,成立兰州商学院,先后隶属原国家商业部、国内贸易部领导;1998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甘肃为主的管理体制;2003年,增列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开展研究生教育;2015年,更名为兰州财经大学,是黄河上游甘青宁三省(区)唯一一所财经类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现有和平、段家滩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7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67.1万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29.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879.76万元,被兰州市人民政府授予“花园式单位”荣誉称号。图书馆馆藏各类图书245万册、数字资源8042GB,是甘肃省重要的经济管理类文献资料信息中心。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1.8万人,硕士研究生近1100人,继续教育学员近3500人。
www.lzcc.edu.cn - 2017-06-13 - 收藏 点击查看
沈阳大学是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同时拥有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的综合性大学。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5年创办的奉天实业学堂和1906年创办的新民公学堂。 近年来,根据国家和辽宁省引导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学校秉承“厚德重学、至诚至勤”的校训精神,坚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区域产业振兴理念,深入推进学校转型发展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愈加鲜明,服务辽沈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发展的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能力不断增强。2015年,学校获批成为全省首批10所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之一。 学校占地面积5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7.3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68.2万册,电子图书24万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09亿元。 学校设有20个教学院(部),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领域)12个,开设本科专业66个,涵盖了经、法、教、文、史、理、工、农、管、艺10个学科门类,各类在校生1.8万余人。学校还分别与大东区、沈北新区联合共建了2所附属实验学校。依托信息工程学院与沈阳浑南现代交通有限公司联合创办了城市轨道交通学院,依托教育学院创办了沈阳大学社区学院,依托继续教育学院创办了沈阳大学女子学院和夕阳红学院。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261人,其中长江学者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博士生导师1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35人,教授、副教授781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900人。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高校,辽宁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现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1个,省级本科示范性专业2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8个。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23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门。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8个,省级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12名。
www.syu.edu.cn - 2017-06-13 - 收藏 点击查看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以培养职业教育师资为主要任务的普通高等师范院校,成立于1979年,隶属于原国家劳动部;2000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天津市管理为主;2010年,更名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2年,国家教育部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办学特色闻名全国。学校始终秉承“动手动脑、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为全国培养高素质职教师资的办学定位不动摇,在全国首创“实行‘双证书’制,培养‘一体化’职教师资”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该成果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瞄准国家急需,不断丰富“双证书”内涵,“培养高等技术应用人才的一种新模式——‘本科+技师’”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还创立了“双导师、双基地、双证书”研究生培养新模式,获得第三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培养出我国首批“双师型”硕士研究生和“双证书”留学生硕士。学校的办学特色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的高度评价,被社会誉为“中国培养职教师资的摇篮”。 办学基本条件优良。现占地80余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8余万平方米;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1.8万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0人、硕士研究生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1000余人;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天津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3.25亿余元,生均设备值居全国高校前列。 学科专业协调发展。学校设有10个学院,3个教学部门。现有本科专业44个,其中天津市品牌专业11个、天津市战略新兴产业专业4个,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课程4门。专业涵盖工学、教育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7个学科门类,拥有省部级重点学科4个、校级重点学科5个、校级重点发展学科1个;拥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个、专业学位硕士点4个、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专业1个(5个方向)、同等学力硕士学位专业5个。
www.tute.edu.cn - 2017-06-13 - 收藏 点击查看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坐落于享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盛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南昌。学校是我国首批建立的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是教育部重点建设的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高等院校,也是江西省唯一一所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多科性本科院校,主要培养职教师资、普教师资和应用型专门人才。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形成了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统筹发展继续教育的多学科、多层次的办学格局。2008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历史沿革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以原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主体,南昌高等专科学校并入组成。南昌高等专科学校办学起始于1952年;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的前身为1977年创建的江西师范学院南昌分院,1984年更名为南昌师范专科学校,1987年升格为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2002年更名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04年南昌高等专科学校并入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2年学校更名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办学定位 学校以教师教育和应用性人才培养为基本定位,发挥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的办学优势,突出创新现代职业教育理论、服务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办学特色。 发展目标 学校秉承“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教师教育传统,恪守“明德精业”的校训规范,紧跟教育现代化步伐,促进师生全面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致力于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www.jxstnu.cn - 2017-06-13 - 收藏 点击查看
湖州师范学院是一所综合性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16年的钱塘道第三联合县立师范讲习所,1958年开始高等教育,199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9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原湖州师范专科学校、湖州师范学校和湖州教师进修学院合并成立湖州师范学院。2000年5月,原湖州卫生学校并入湖州师范学院。2005年11月,学校以“良好”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是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是具有培养本科和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层次学校、国家“卓越医生”和“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浙江省加强应用型建设试点本科高校、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第一批录取学校。 学校位于历史悠久、山水清远、交通便捷的浙江省湖州市,湖州东邻上海、南靠杭州、北接南京,与苏州、无锡隔太湖相望,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美,区位优势明显。 学校占地1600余亩,校舍总面积58万平方米。有商学院、社会发展与管理学院等14个二级学院,举办1所独立学院——求真学院,有6所附属医院、1所附属中学、2所附属小学。全日制在校学生18000余人(其中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116人、求真学院学生近7200人),成教在册函授学生5000余人。图书馆总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总藏书量340余万册(含电子图书),国内外期刊1500余种。 学校涵盖教育学、工学、农学、医学、理学、文学、经济学、艺术学、法学、管理学、历史学等11大学科门类,正按照做优教育、做大工学、做强农医、做精数理、做特人文、做活经管的建设思路,积极扶植和培育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新兴学科,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科体系。学校拥有53个本科专业,1个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点;1个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省重点(工程)实验室,2个省2011协同创新分中心; 2个省科研创新团队(其中1个重点),2个市科研创新团队,1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省级重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8个省级一流学科;2个国家特色专业,1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0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省级优势专业,7个省级新兴特色专业;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6门省级精品课程;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是浙江省教师教育基地、浙江省农村社区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学校生源充足,毕业生就业质量持续提高。 学校现有教职工2500余人(含求真学院、直属附属医院),其中,正高职称164人,副高职称458人,具有博士学位(含在读)330余人。有共享院士2人,国家“万人计划”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长江学者”1人,部级岗位科学家2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5人,省高等学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省“千人计划”入选者3人,省“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人员1人、第一、二层次人选13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3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9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百名“两课”优秀教师1人;获全国曾宪梓教育基金奖9人,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9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十佳优秀科技工作者 1人。拥有第35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1人,另有一名校友获第42届南丁格尔奖。 学校曾获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3项,省高等教育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13项,省高师院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1项;获第十届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博士论文奖)1项,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省(部)级科研成果二等奖7项、三等奖12项、进步奖4项。 近三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3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48项。与湖州市政府共建湖州发展研究院、湖州市农村发展研究院、湖州马克思主义讲习所等,拥有5个湖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与省内外30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承接服务地方项目1000余项。 实施开放办学和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学校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2015年底在阿塞拜疆设立孔子学院。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先后与1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40多所院校和机构签署了交流合作协议,实施中青年教师海外培养计划和国(境)外校际学生交流项目近30个,每年出国(境)学生数达200人以上。招收美国、俄罗斯、乌克兰、孟加拉等30多个国家的500多名长短期外国留学生来校学习。学校设立“陆增镛教师奖”、“陆增镛励志奖学金”、“赴港交流项目”、“众富基金会赵孟頫奖学金”等多个专项基金。学校是教育部中美合作平台“1+2+1培养计划”浙江省第三家单位。 学校努力构建特色文化,打造人文校园、生态校园。根植湖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拥有沈行楹联艺术馆、赵紫宸赵萝蕤父女纪念馆、陆增镛纪念馆、湖州历代状元馆、胡瑗广场等一批以湖州文化人物为主的场馆,开设胡瑗大讲堂,举办胡瑗文化节,倡导“君子之风”,逐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文化印记;校园环境优美,四季景色宜人,绿化面积达500余亩,兴建思源广场、安吉园、长兴广场、德清湖等一批集聚着地方爱心毓校情怀的文化景观。 学校以北宋著名教育家胡瑗的“明体达用”教育思想为校训,坚持“校地共育,共建共享”的道路,努力培养卓越应用型人才。当前,学校正按照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校视察时的指示,朝着建成有特色高水平区域性的大学——“湖州师范大学”的目标迈进。
www.zjhu.edu.cn - 2017-06-13 - 收藏 点击查看
湖南工程学院始建于1951年,坐落在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乡湘潭市。2000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由湘潭机电高等专科学校与湖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湘潭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51年,原隶属于国家机械工业部,是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湖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78年,原隶属于湖南省纺织工业厅。学校实行中央与湖南省共建,以湖南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学校升本以来,始终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2007年,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0年6月,获批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实施高校。2011年10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高校。2013年,学校牵头,联合湘电集团和湘潭大学组建的“风电装备与电能变换协同创新中心”被遴选为湖南省首批“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 学校现有主校区和南校区2个校区,学校校园总面积108万㎡,建筑面积52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7亿元,纸质图书144万多册。学校主校区位于湘江之滨,与沿江风光带、宝塔公园、木鱼湖公园相互映衬,风光秀美,是湖南省“园林式单位”和“文明高等学校”。学校现设有16个教学院(部、中心)、51个本科专业,2个硕士专业学位点,全日制在校学生2.02万人,面向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
www.hnie.edu.cn - 2017-06-13 - 收藏 点击查看
临沂大学是国家设立、山东省政府直属管理的综合性大学,“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坐落在风景秀美、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商贸物流之都、滨水生态之城、红色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山东省临沂市。前身是1941年由中共滨海区委和抗大一分校共同创建的滨海建国学院。在76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秉承“实”的校风和“明义、锐思、弘毅、致远”的校训,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www.lyu.edu.cn - 2017-06-12 - 收藏 点击查看
广西师范学院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项目学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试点学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广西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现有明秀、长岗、五合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688亩;另有1898亩武鸣校区规划建设用地,校舍建筑面积57.04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78.32万册,电子图书157.6万种,合作举办1所独立学院。在职教职工1328人,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3743人,专科生246人,硕士研究生1201人,留学生100多人,成人高等教育在校学生12372人;学校近年来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军训工作优秀学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志愿助残示范基地等荣誉。
www.gxtc.edu.cn - 2017-06-12 - 收藏 点击查看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科见长,管经文理艺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同时拥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市属普通高等学校。 1960年,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前身——上海市业余工业大学诞生于为满足上海工业生产迅速发展的需要和广大产业工人对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迫切需求的时代大背景下。五十多年来,学校从成人教育起步,到举办全日制高职教育,再到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直至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列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学校走出了一条技术应用型高校的特色发展之路。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坚持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办学定位,坚持教育与社会经济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遵循教育规律,强化内涵建设,承担社会责任,为上海现代化建设输送了以全国劳动模范和优秀发明家包起帆、李斌等为代表的各级各类技术与应用型人才十万余名,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办学效益和社会效应,被誉为中国职业教育标杆和劳动模范培养摇篮。
www.sspu.edu.cn - 2017-06-12 - 收藏 点击查看
湖南商学院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市,南朝岳麓,东顾湘江。她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涵盖经、管、法、文、理、工、艺等学科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十三五”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高校、全国首批百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学校始建于1949年,校园占地1340.61亩,建筑面积48万余平方米。现有总值1亿余元的教学仪器设备,200余万册的图书馆藏书。现设有14个教学院(部)、60个科研机构以及教育部首批批准成立的独立学院——北津学院。有普通全日制在校学生2.1万余人。有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5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8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级教育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1个省级高校创新团队,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有49个本科专业,其中,2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资助建设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有1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0门省级精品课程,8个省级优秀教学实习基地,4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湖南省普通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3个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 学校有教职工1252人,其中,具有正高职称者136人,具有副高职称者256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95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部委员1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1人,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首席教授1人,“长江学者创新团队”首席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首届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1人,“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人,“芙蓉学者计划”首届特聘教授1人并荣获“芙蓉学者”贡献奖,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1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14人,湖南省教学名师3人,获湖南省“徐特立教育奖”1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科带头人(含培养对象)10人,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含培养对象)72人。
www.hnuc.edu.cn - 2017-06-12 - 收藏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