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目录 - 网址大全 
当前位置:网址大全 » 网站目录 订阅RssFeed

List
网站分类目录最新列表

淮北师范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淮北师范大学 >>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学校简介 淮北师范大学位于国家能源基地、国家园林城市安徽省淮北市,是一所多科性省属重点大学。1974年建校,时为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分校。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隶属原煤炭工业部,面向全国招生。1998年9月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淮北师范大学。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2009年增列为省级立项建设博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博士后培养单位。   校园依山而建,芳草茵茵,花木扶疏,景色怡人,优美的校园环境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气息,先后被评为“安徽省园林式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学校分相山校区、滨湖校区,占地面积3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纸质图书157万册,电子文献折合总量110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2.23亿元,台件37562,实验室资源配置功能齐全、设备先进,满足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需要。现有16个学院、19个研究所(中心)、72个本科专业,涵盖法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理学、工学、农学等10大学科门类,有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招收教育硕士。 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实力较强。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671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524人。有“双聘”院士2名,“国家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皖江学者”讲席教授3名,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人选1名,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名,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7名,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8名,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7名,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57名,全国优秀教师、“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4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14名,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得者13名,省教学名师9名,省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党务工作者14名。

www.hbcnc.edu.cn - 2017-06-08 - 收藏 点击查看

北方民族大学

北方民族大学是我国唯一一所建立在少数民族自治区的部委高校,直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是国家民委和教育部共建大学。学校坐落在“塞上江南”——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占地面积1624亩。学校前身是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始建于1984年,2008年更名为北方民族大学。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相结合,坚持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和民族高等教育特点相结合,坚持“政治坚定、公民表率、业务过硬、社会栋梁”的总体要求,服务于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学校是培养少数民族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是研究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重要基地,是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基地,也是展示我国民族政策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近年来,学校事业发展提质增速。2000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04年国家民委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签署共建协议,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1年5月,学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经验推广高校,并多次荣获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学校办学条件优良,人文环境幽雅,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部门绿化400佳单位”荣誉称号,被银川市人民政府命名为“花园式单位”。   2015年10月,国家民委和教育部决定共建北方民族大学在内的6所委属高校,学校发展迎来新的契机。   学校现有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56个民族的硕士生、本科生、预科生2万余人在读,少数民族学生比例为60%,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缩影。30多年来,学校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4万余名优秀人才,他们深谙民族文化传统,熟悉民族风俗民情,在民族地区安心工作,已经成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践行者,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者,民族优秀文化的弘扬和传播者,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捍卫者。他们为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民族和谐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智慧,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www.nwsni.edu.cn - 2017-06-08 - 收藏 点击查看

齐鲁工业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和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学校创建于1948年,是山东省建校较早的公办本科院校之一。建校60多年来,学校已发展成为拥有71个本科专业,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9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3个艺术硕士授权领域、1个金融硕士授权领域,2个翻译硕士授权领域,涵盖工、理、文、经、管、法、医、艺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是首批山东特色名校工程学校和“山东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单位,被主流媒体评为山东省十大“最具社会口碑学校”、山东省“最具就业竞争力本科院校”。 学校主校区长清校区坐落在济南市西部新城大学科技园中心位置,北依黄河,南拥泰山,坐齐望鲁,文脉绵延;学校还设有济南市历下校区、历城校区和牡丹之都菏泽校区。学校现有2个学部、18个学院,在校生总数30000人。学校教学科研设施完备、条件先进,基础设施齐全,建有山东教育科研网大学科技园网络节点,可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和便捷高速的万兆网络服务。校园建筑、绿化按国际园林标准设计建设,为“省级园林化校园示范单位”。

www.sdili.edu.cn - 2017-06-08 - 收藏 点击查看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是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的高校,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有清河小营、健翔桥、清河、金台路、酒仙桥5个校区,占地500亩,校舍建筑面积33.32万平方米。学校总用地规模1183.6亩的新校区已于2015年正式开工建设。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合并设立。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原隶属机械部,其前身是1986年成立的北京机械工业管理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37年设立的北平市立高级商业职业学校和1946年设立的国立北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原隶属电子部,其前身是1978年成立的北京大学第二分校。70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各类人才,校友遍布于世界各地、成就于各行各业。学校正式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国家、首都及行业发展需求,特别是抢抓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和京津冀一体化等重大机遇,积极调整学科专业布局,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内部管理体制等各项改革,努力寻找与信息时代、网络社会、高端制造等发展趋势的契合点,各项办学指标大幅提升,整体实力显著增强,社会贡献力有效提升。   学校设机电工程学院、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等12个学院以及研究生院、体育部、计算中心、机电实习中心、电子信息与控制实验教学中心和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机构。学校面向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全日制普通本科生,面向西部3个省(自治区)招收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面向内地新疆高中班和内地西藏高中班招收本科生。学校现有12个专业和1个类别(计算机类)在北京地区一本招生,在京外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或部分专业进入一本招生。现有在校生16018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210人,普通本科生10749人,成人教育本专科生3881人。

www.bistu.edu.cn - 2017-06-08 - 收藏 点击查看

江西中医药大学

江西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9年,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教育部指派的对口支援西部的高校,“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医学类硕士研究生(预科)基础培训基地”。 学校拥有湾里、阳明、抚生、望城四个校区。各类全日制在校生13893人,设有二级教学院(部)15个,直属附属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9所。设有本科专业24个,涉及医、理、工、文、经、管等学科门类。教师队伍中,有国医大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8人、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37人次、第十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5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5人、省级优秀教师20人、省级名中医56人、省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2人、博士生导师59人。 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8个、省级高水平学科2个、省级“十二五”重点学科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专病)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病)12个;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个、二级学科点36个、授权类别4个,省级示范性硕士点2个;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拥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精品课程2门、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双语示范课1门、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教学团队1个;拥有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2个。教学成果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得省级质量工程项目65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9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4项。

www.jxutcm.edu.cn - 2017-06-08 - 收藏 点击查看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3年6月,时名为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6月成立浙江中医学院,正式开展全日制本科教育,校址位于杭州市庆春街原浙江大学旧址;2000年3月整体迁至杭州市滨江高教园区办学;2006年2月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9月滨江学院迁建工程(富春校区)竣工并投入使用。学校占地千亩,总建筑面积逾47万平方米,设有滨文校区和富春校区。 学校是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中医药研究生、获得港澳台地区招生权、免试招收香港学生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是浙江省属高校中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国家重点学科的院校,也是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单位。下设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口腔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举办1所独立学院(滨江学院)。拥有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中医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附属第三医院(浙江省中山医院)3所直属附属医院和20所非直属附属医院。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282人(含独立学院),其中本科生11959人、硕士生1818人、博士生179人、学历留学生326人。校本部现有教职工1137人,学校和直属附属医院共有正高职称333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浙江省特级专家1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30人、浙江省“千人计划”入选者6人、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卫生部和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人、浙江省教学名师7人、浙江省名中医43人。

www.zcmu.edu.cn - 2017-06-08 - 收藏 点击查看

贵州民族大学

贵州民族大学创建于1951年5月17日,隶属贵州省人民政府,是新中国创建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是贵州省重点建设高校、贵州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次高校,也是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的高等院校。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花溪校区坐落于山清水秀、被誉为“高原明珠”的贵州风景名胜区贵阳市花溪区,大学城校区坐落在产城融合创新、生态文明示范的贵安新区,占地面积共2707亩、校舍面积共73万平方米。学校有纸质图书210.7076万册、电子图书120余万册、数字资源33TB、电子期刊1.57万种。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319人,其中,正高职称人员152人(其中二级教授9人),副高职称人员467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246人,硕士学位人员605人。其中,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科技人才、贵州省核心专家、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黔灵学者”、贵州省省管专家、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贵州省高校教学名师等近百人。 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9082人,另有合作办学独立学院本科生9033人。自建校以来,为社会输送10万余各级各类人才,成为贵州乃至西南地区各行业和学科领域的骨干力量。 经过66年的建设发展,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以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工学为主要学科,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预科教育、继续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学校设有文学院、商学院、法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外国语学院、传媒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美术学院、数据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化学与生态环境工程学院(民族医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预科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21个学院;设有研究生院等管理机构;设有合作办学独立学院人文科技学院;建有信息与数据中心、工程技术人才实践训练中心、图书馆、学报等教学辅助单位。

www.gzmu.edu.cn - 2017-06-08 - 收藏 点击查看

沈阳理工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前身是东北军区军工部工业专门学校,创建于1948年。1960年组建成立沈阳工业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辽宁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签署了共建沈阳理工大学协议。2016年获批“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成为省局共建的国防特色院校。 学校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占地面积114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4.4万平方米。校园建筑气势恢宏,庄重典雅,环境清新宜人。校园内建有局域网,图书馆面积3.9万平方米,纸质藏书133.3万册。学生文化体育设施齐全,建有标准运动场和大学生文体中心,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学校建有东北地区唯一的兵器博物馆,是国家、省级科普教育基地、辽宁省国防教育基地及沈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经过六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沈阳理工大学已由一所学科单一的军工院校发展成为以工为主,理、管、文、经、法、艺相结合,服务辽宁、面向全国,具有鲜明国防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承担着为沈阳军区培养国防生的重任。是教育部批准的招收高水平足球运动队的高等院校之一。 学校设有20个学院(教学部)。现有教职工1663人,其中双聘院士1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397人,教授、副教授55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国家级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及全国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9人。省领军人才、省优秀专家、省特聘教授、省教学名师、省高校优秀科技人才支持计划、省高校杰出青年学者成长计划、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61人,辽宁省创新团队4个。

www.sylu.edu.cn - 2017-06-08 - 收藏 点击查看

天津商业大学

天津商业大学的前身是天津商学院,由国家商业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于1980年创建。1998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7年更名为天津商业大学。学校以建设商科特色鲜明、对接社会需求的高水平大学为目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位于天津市北辰区光荣道409号,总占地面积1410余亩,建筑面积52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78亿元。图书馆现有中外文藏书207万余册,期刊杂志1394余种,中外文数据库 79个,电子图书390万册。 学校在校生近2.2万人,设置有机械工程学院、经济学院、商学院、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TUC-FIU合作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设计学院、艺术学院、高职与继续教育学院15个学院和大学外语教学部、基础课教学部、体育教学部3个教学部。现有55个本科专业(方向),68个硕士点,其中一级学科硕士点9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0个。具有港澳台研究生招生资格和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管理学、经济学、工学、法学、文学、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相互支撑,着力推进冷链物流和现代服务业学科群建设,形成了鲜明的商科特色。学校现有5个市级重点学科、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天津市工程中心、2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1个天津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天津市高校智库,另建有多个校级研究院、所、中心。

www.tjcu.edu.cn - 2017-06-08 - 收藏 点击查看

贵州财经大学

贵州财经大学始建于1958年,原名贵州财经学院,2012年4月,更名为贵州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学科为主体,法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理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财经类大学。是贵州省委、省政府重点建设的贵州省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基地。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经济学奖” 获得者、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洪银兴教授任贵州财经大学名誉校长。 学校坐落于贵州省花溪大学城,现有花溪、河滨、鹿冲关三个校区,占地总面积5106.8亩,教学行政用房85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3.9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共204.9万册,电子图书152万余册,电子期刊3.6万余种。学校主校区为花溪校区,是一个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大学校园。 学校设有学院(部)16个,开放型的贵阳大数据金融学院1个。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1998人,其中:本科生19153人,硕士研究生1319人,留学生17人。有教职工1664人,专任教师1263人,具有博士学位470人。刘洪玉、袁志刚等数十名海内外在经济、管理学科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受聘担任我校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学校坚持学科专业建设协调发展,设有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5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0个省级重点学科。有本科专业59个,涵盖8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示范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有国家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科研基地4个。

www.gzife.edu.cn - 2017-06-08 - 收藏 点击查看



闽公网安备 35062502000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