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 网站分类目录最新列表
山东财经大学是财政部、教育部、山东省共建高校,坐落于名泉喷涌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济南,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办学规模较大、办学特色鲜明,以经济学和管理学科为主,兼有文学、法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八大学科门类,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省属财经类高校。 学校于2011年7月4日由原山东经济学院和原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筹建,2012年6月9日正式揭牌成立。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岚清、姜春云、王丙乾、陈至立等题词祝贺。 山东经济学院的前身山东财经学院,创建于1952年,由山东会计专科学校与齐鲁大学的经济系合并组建而成,是山东省建校最早的财经类普通高校,也是全国建校最早的财经类普通高校之一。“文革”期间,山东财经学院中断办学。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办学,更名为山东经济学院。199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山东财政学院始建于1986年,是财政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创办的普通高等财经院校。建校初期实行部、省共建,以部为主的领导管理体制。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后,学校领导管理体制改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领导管理体制。 2012年8月23日,财政部、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在济南签署协议,共同建设山东财经大学。2013年7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12月,学校入选山东省“省部共建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
www.sdufe.edu.cn - 2017-06-05 - 收藏 点击查看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是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和艺术设计等多学科互相渗透、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设有松江、长宁、虹口等校区,其中松江校区是主校区,位于上海市龙腾路333号,长宁校区位于上海市仙霞路350号,虹口校区位于上海市逸仙路88号。主校区坐落于上海松江大学城,占地近1400亩,总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一座现代化、信息化、人文化、园林化的美丽校园矗立在浦江上游,镶嵌在佘山之侧,为师生员工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科研、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校作为国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之一,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目前,学校拥有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61个本科专业(含专业方向),全日制在校生近21000名,硕士研究生近1800名。学校各本科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除外)实行完全学分制,标准学制4年,学生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 学校坚持依托现代产业办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坚持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的办学定位,以现代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学科群、专业群对接产业链和技术链,以产学研战略联盟为平台,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构筑与行业企业协同育人、协同办学、协同创新的 “三协同模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等工程应用型人才,成为优秀工程师和工程服务人才的摇篮。
www.sues.edu.cn - 2017-06-05 - 收藏 点击查看
昆明医科大学是省属重点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33年的东陆大学医学专修科,1956年独立建院,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0年云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并入,2012年更名为昆明医科大学,是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院校。84年来,培养的10万余名高级医学人才扎根边疆,服务基层,为云南医药卫生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做出了卓越贡献。 学校现有呈贡(主校区)、人民西路、平政三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482亩。有在编教职工6199人(校本部1598人,直属附属医院4601人),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2057人,研究生2811人,留学生451人,成人本专科生26416人。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全日制高等医学(学士、硕士、博士)教育、毕业后教育、医学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完整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有学院(部)18个,本科专业2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省创新团队13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8个。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临床医学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 学校先后获国家级科技奖励7项,部委级科技奖励17项。近年来,获得省级科技奖特等奖4项、一等奖8项;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16项,位居全省第三,年科研经费超过1亿元;有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级资质认定和认可实验室(中心)2个,省级实验室、中心、基地等41个。《昆明医科大学学报》是国家科技核心期刊。
www.kmmc.cn - 2017-06-05 - 收藏 点击查看
广西民族大学坐落于广西首府南宁市风景秀丽的相思湖畔,校园环境幽美静谧,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人文氛围深厚浓郁,具有鲜明的壮乡民族特色和东南亚异域风情,学校入选《环球人文地理》中国九所最富有诗情画意的大学之一。 广西民族大学创办于1952年,原为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广西分院,1953年更名为广西省民族学院,1958年更名为广西民族学院,2006年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建设高校。现任校党委书记朱华教授,校长谢尚果教授。 党和国家历届领导集体始终关心和重视广西民族大学的建设和发展。1958年,毛泽东主席在南宁人民公园接见我校师生代表;1990年11月,江泽民总书记来学校视察时,称赞说:“这里的环境很美,是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2006年11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出访越南时,亲切接见了我校在越南讲学、留学的师生代表;2010年5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到学校考察工作,勉励师生要倍加敏于求学、学有所成、锻炼成才,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013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来我校视察调研。朱德、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帕巴拉·格烈郎杰、陈毅、阿沛·阿旺晋美、赛福鼎、司马义·艾买提、尉健行、周铁农、李铁映、李兆焯、陈至立、罗豪才、司马义·铁力瓦尔地、刘延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学校视察。 学校现有东、西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861亩,校园建筑面积685209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7372万元,图书馆藏书165.58万册,中文、外文电子期刊53622种,中文、外文现刊926种,电子图书519.68万册。现有26个学院,学科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7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基地2个。 学校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1个,教育部区域研究中心(培育中心)1个,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含培育基地)3个。广西知识产权培训基地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广西重点教学实验中心5个,广西高校协同创新中心3个,广西科学实验(研究)中心1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广西高校重点研究基地(中心)9个。
www.gxun.edu.cn - 2017-06-05 - 收藏 点击查看
华东交通大学是一所以交通为特色、轨道为核心、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1971年,国家决定将上海交通大学机车车辆系以及同济大学铁道工程专业并入上海铁道学院,更名为华东交通大学,迁往江西。1978年,华东交通大学与上海铁道学院各自继续办学。学校原隶属铁道部,2000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江西省重点加强建设高校,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学校坐落在“军旗升起的地方”江西南昌。校园临江怀湖、依山傍水,校内百鸟齐鸣、百花争艳、百树竞发,是宜教、宜学、宜居的山水学园。占地面积2816亩,各类建筑面积72.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85亿元。图书馆收藏纸质图书213万册,电子文献233万册,为中国学术期刊文献检索一级咨询站。 学校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具有工商管理、工程(含12个领域)等9个专业学位类别授权点,为硕士学位研究生推免工作单位。共有18个学院,61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经、管、文、理、法、教育、艺术等8个学科门类,其中4个国家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是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江西)基地。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3700余人,教职工17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530余人。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井冈学者”特聘教授等高端人才80余位。
www.ecjtu.jx.cn - 2017-06-05 - 收藏 点击查看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坐落在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之滨的郑州市,是水利部与河南省共建、以河南省管理为主的高校,是河南省重点支持建设的骨干高校。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是水利部与河南省共建、以河南省管理为主的高校,是河南省重点支持建设的骨干高校。 学校前身是1951年创建于北京的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水利学校,1954年改为水利部北京水利学校,简称北京水利学校。1958年北京水力发电学校、北京水力发电函授学院并入,成立北京水利水电学院。1969年迁至河北省磁县岳城水库办学,1971年更名为河北水利水电学院。1977年迁至河北省邯郸市办学,1978年更名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1990年迁至郑州市办学,2000年整建制由水利部划转河南省管理。2009年水利部与河南省政府签署共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战略协议。2013年更名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www.ncwu.edu.cn - 2017-06-05 - 收藏 点击查看
【办学历程】云南财经大学前身是始建于1951年的云南省财政干部学校;1979年开办财贸大专班,招收大专生;1981年成立云南财贸学院,开始全日制本科教育;1998年合并云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1995年被云南省政府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2006年更名为云南财经大学;2013年成为博士授权单位,2014年获得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学校位于昆明市区,占地1156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5946人。经过60余年的发展,已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教育有机衔接,兼有留学生培养和继续教育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成为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法学、哲学、文学、理学、工学、艺术等学科协同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教授精英】学校现有教职工1518人,专任教师1070人,高级职称568人,其中教授160人、副教授324人,具有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教师28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4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7人、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9人,云南省委联系专家6人,云岭学者2人、云岭教学名师2人、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1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26人,云南省高校教学科研带头人5人,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5人,云南省“百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7人,首席教授8人,特聘教授29人。
www.ynufe.edu.cn - 2017-06-05 - 收藏 点击查看
武汉纺织大学在新中国振兴民族轻工业的呼声中应运而生,她的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武汉纺织工学院,1999年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2010年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占地2000多亩,拥有阳光、南湖、东湖、雄楚四个校区,植根于荆楚文明之沃土,敢为人先,勇立潮头,践行特色办学理念,秉承“崇真尚美”校训,坚持“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开拓创新的发展精神、彰显特色的执着精神”,历经五十余载,已成为理、工、文、经、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普通高等院校。 武汉纺织大学现有在校生近22000人,拥有20个教学院部,是国家卓越工程师试点院校,现有本科专业62个,其中国家特色专业4个,湖北省品牌专业7个,1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拥有硕士一级学科1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7个,拥有工程硕士、金融硕士、工商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和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获批8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5个省优势和特色学科,“现代纺织技术”和“时尚创意与文化”两个学科群被推荐列入湖北省“十三五”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立项建设。 武汉纺织大学实施领军人才汇聚行动计划,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建设“人才特区”,拥有一支师德高尚、教风严谨、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员工近2000人,专任教师10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近600人,博士400余人。学校是首批“湖北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拥有双聘院士、外籍院士6人,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人选1人,“外专千人计划”特聘教授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家“万人计划”第一批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百人计划”人选11人,还有120余位具有海外背景的“楚天学者”和“阳光学者”。
www.wtu.edu.cn - 2017-06-05 - 收藏 点击查看
重庆工商大学始创于1952年,2002年1月18日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渝州大学和原重庆商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工学、法学、理学、艺术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由中央和地方共建,以重庆市政府管理为主,被国家确定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提升计划”重点支持高校。 学校传承和弘扬“含弘自强、经邦济民”的重庆工商大学精神,秉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遵循“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定不移的走内涵发展之路。构建了涵盖7个学科门类、布局合理的学科体系。设有22个学院(中心)教学单位,有2个独立学院,70余个本科专业,其中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市级特色学科专业群、20 个市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三峡库区百万移民安稳致富国家战略人才培养项目(应用经济学),有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分站,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等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www.ctbu.edu.cn - 2017-06-05 - 收藏 点击查看
重庆师范大学创办于1954年,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6年创立的官立川东师范学堂。学校是一所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高等学府,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重庆市。校园面积2804亩,包括大学城校区、沙坪坝校区和北碚校区。学校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重庆市依法治校示范校、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园林式单位、重庆市十佳市容整洁单位、重庆市森林校园、重庆市美丽校园。 学校拥有“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华文教育基地”“教育部全国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师资培训基地(重庆)”等三个国家级基地,是全国先期两个“中德(重庆)职教合作示范基地”之一,是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特教基地学校”。拥有重庆市职业教育测评与师资培养协同创新中心和重庆市普通中小学教师、幼儿教育教师、特殊教育教师、职教师资、管乐师资等多个市级培训示范基地。全国首批部校共建“重庆新闻学院”,以及重庆旅游学院、重庆音乐学院、重庆幼儿师范学院、重庆特殊教育学院也依托我校设立。 60余年来,学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教无类,以文化人”的办学理念,秉承“自强不息,躬行师道”的重师精神,践行“厚德、笃学、砺志、创新”的校训,立足重庆、面向西部、服务全国,突出教师教育特色,构建形成了师范教育和非师范教育“两轮驱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汉语国际教育“三驾马车”,文化传承与创新、决策咨询与公共服务、科技攻关与应用转化“三大板块”协同发展的特色办学格局。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7000余人,研究生3600余人。专兼任教师1700余人,正高职称教师280余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85%以上。博士生导师25人,与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内蒙古大学、澳大利亚联邦大学等海内外高校联合开展博士培养。
www.cqnu.edu.cn - 2017-06-05 - 收藏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