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目录 - 网址大全 
当前位置:网址大全 » 网站目录 订阅RssFeed

List
网站分类目录最新列表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之一。现任党委书记左惟教授,校长周光宏教授。 南京农业大学前身可溯源至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农学博物科和1914年私立金陵大学农科。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以金陵大学农学院和南京大学农学院原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为主体,以及浙江大学农学院部分系科,合并成立南京农学院。1963年被确定为全国两所重点农业高校之一。1972年学校搬迁至扬州,与苏北农学院合并成立江苏农学院。1979年迁回南京,恢复南京农学院。1984年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由农业部独立建制划转教育部。 学校设有农学院、工学院、植物保护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园艺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含无锡渔业学院)、动物医学院、食品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理学院、信息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金融学院、草业学院、政治学院、体育部等19个学院(部)。设有62个本科专业、31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15种专业学位授予权、16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和15个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7000余人,研究生8500余人。教职员工27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7人次,国家和省级教学名师8人,全国优秀教师、模范教师、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5人,入选国家其他各类人才工程和人才计划100余人次;拥有国家和省级教学团队6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

www.njau.edu.cn - 2017-05-18 - 收藏 点击查看

江南大学

江南大学坐落于太湖之滨的江南名城—江苏省无锡市,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目前,在教育部和省市政府的支持下,已基本建成占地3125亩、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以“生态校园,曲水流觞”为设计理念、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蠡湖新校区。

www.jiangnan.edu.cn - 2017-05-18 - 收藏 点击查看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是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坐落在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学校由创建于1953年的新中国军工科技最高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分建而成,经历了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1995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获教育部批准成立研究生院;2011年,获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厚德博学”的办学理念,秉持“进德修业,志道鼎新”的校训,弘扬“团结、献身、求是、创新”的校风,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社会进步为使命,致力于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学校北依紫金山,西临明城墙,校园占地3118亩。校园内曲塘潋滟,佳木葱茏,碧草如茵,景色宜人,与中山陵风景区浑然一体,是修身治学的理想园地。校舍建筑总面积11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2.7亿元,各类基础设施齐全,后勤服务系统完善。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3.9亿元;图书馆藏有中外文图书文献250余万册。   学校设有机械工程学院、化工学院、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公共事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国内首个部省共建的二级学院)等15个专业学院,建有研究生院、教育实验学院、中法工程师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并与合作方联合创办了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和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两个独立学院。   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9个,江苏省优势学科6个,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7个,工信部重点学科7个,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兵器与装备、电子与信息、化工与材料三大优势学科群;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3个,江苏省重点专业类12个(覆盖38个本科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一期立项6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博士学位点50个,硕士学位点117个;具有1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其中工程硕士涵盖27个工程领域;具有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授予权;具有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博士、硕士学位的授予权以及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招生权。学校现有各类在籍生3万余人。

www.njust.edu.cn - 2017-05-18 - 收藏 点击查看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是一所因水利而熠熠生辉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府。学校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精神传承。1915年著名实业家张謇先生创办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专门培养水利科技人才的高等学府。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融合吸纳了南大、同济、交大、浙大等名校水利相关专家,成立华东水利学院,其雄厚的办学实力和骄人的办学成果名噪一时。1985年学校复名“河海大学”,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 河海大学校本部位于南京市鼓楼区,并在常州市新北区、南京市江宁区设有校区,总占地面积2300余亩。河海大学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花香四季,参天法桐夹道而立。学校先后荣获全国部门绿化“三百佳”和江苏省“花园式高校”、“园林式单位”称号。多次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河海大学是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实施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近年来,以科技部批准成立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发改委批准成立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先后批准正式成立研究生院和建设“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为标志,学校的建设与发展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河海大学设有水文水资源学院、水利水电学院、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环境学院、能源与电气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常州)、机电工程学院、力学与材料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商学院、商学院(常州)、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系等专业院系和大禹学院(本科拔尖人才培养学院)。学校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水利工程),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0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49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6个国家级以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0个国家级以及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12个博士后流动站;1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8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涉及18个工程领域;52个本科专业。水利工程、土木工程两学科综合实力处于全国领先位置,尤其是水利工程学科总体实力最强,支撑及相关学科门类较多,水利及支撑学科人才梯队的综合实力处于国内一流地位。目前,各类学历教育在校学生44088名,其中研究生13992名,本科生19488名。

www.hhu.edu.cn - 2017-05-18 - 收藏 点击查看

中国药科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始建于1936年,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中国药科大学是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药学院校。经过近70年的励精图治和锐意进取,学校已发展成为以药学为特色,理、工、经、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多层次教育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主校区坐落在六朝古都南京,由玄武门校区、燕子矶校区和镇江校区三部分组成。玄武门校区重点是研究生教育,坐落在风景如画的玄武湖畔,校园内花木扶疏,绿草如茵;燕子矶校区重点是本科生教育,位于北临万里长江的燕子矶脚下,校园内依山建房,错落有致,药草满园,风景秀丽,颇具园林建筑风格;镇江校区重点是高等职业教育,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镇江的东部文化教育区。2003年7月经批准,学校征地2439亩建立江宁新校区,设计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新校区将建成为网络化、数字化、人文化、园林式的现代大学校园。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610亩,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在校研究生1380余人(其中博士生约占1/3),全日制本专科生7500余人,成人教育在籍生13000余人。

www.cpu.edu.cn - 2017-05-18 - 收藏 点击查看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同时也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作为一所具有一百多年办学历史、特色鲜明的多科性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对我国煤炭能源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领和支撑作用。1960年和1978年,学校先后两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的高校之一,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学校坐落于素有“五省通衢”之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徐州市,校园占地面积4413亩(文昌校区1555亩,南湖校区2858亩),校舍建筑面积130余万平方米。 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是由英国福公司创办于1909年的焦作路矿学堂。焦作路矿学堂是晚清时期由外国人在中国开办的三所私立高校之一和唯一的私立工科高校,同时也是在我国创办最早并一直延续至今的矿业高等学府,并跻身于中国最早一批近代大学的行列。从1920年代起,学校先后经历了福中矿务大学、私立焦作工学院的变迁。抗战爆发,学校先迁陕西西安,再迁甘肃天水,于1938年与东北大学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北洋大学工学院在陕西城固合组为国立西北工学院。抗战胜利后,焦作工学院于1946年在河南洛阳复校,其后又几经辗转,迁河南郑州、江苏苏州,于1949年9月迁回焦作原址。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将焦作工学院拨归燃料工业部领导,1950年3月,又将新开办的华北煤矿专科学校并入焦作工学院,并以焦作工学院为基础,在天津建立了新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中国矿业学院。在经历了天津-焦作两地办学的短暂过渡期后,1951年2月,焦作工学院的师生员工及图书仪器设备全部迁至天津;4月,中国矿业学院举行成立典礼——焦作工学院的历史宣告结束。 1952年院系调整期间,北洋大学、唐山交大、清华大学的采矿系调整到中国矿业学院,学校因此聚集了全国一流的采矿科学技术人才。1953年,为实现更大的发展,学校迁至北京,改称北京矿业学院,成为北京学院路著名的“八大学院”之一。“文革”期间,学校迁至四川省合川县位于华蓥山下的三汇坝镇,更名为四川矿业学院。1978年,学校在江苏徐州重建,恢复中国矿业学院校名并在北京学院路原址设立北京研究生部。1988年,学校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邓小平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199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设立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1998年,煤炭工业部撤销,学校划归国家煤炭工业局管理,同年,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并入学校,成为学校“北京校区东校园”,形成了“一校两地三校园”的办学格局。2000年,学校整体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其后,北京校区东校园又划转北京广播学院。学校徐州校本部和北京校区逐步演变为两个相互独立的办学实体。

www.cumt.edu.cn - 2017-05-18 - 收藏 点击查看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坐落在六朝古都南京,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江苏省属重点大学、江苏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它的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该学堂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后历经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时期;其另一源头为1888年创办的汇文书院,后发展为私立金陵大学,1951年与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曾称私立金陵女子大学)合并,成立公立金陵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在原南京大学、金陵大学等有关院系的基础上组建南京师范学院,校址设在原金陵女子大学校址。1984年改办成南京师范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高校行列。2000年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目前,学校正着力建设“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名家大师辈出,文化底蕴深厚。李瑞清、江谦、柳诒徵、郭秉文、李叔同、张士一、陶行知、陈鹤琴、吴贻芳、孟宪承、杨贤江、徐悲鸿、高觉敷、罗家伦、潘玉良、张大千、唐圭璋、傅抱石、陈邦杰、陈洪、吴作人、李旭旦、孙望等诸多蜚声海内外的专家学者曾在此主政或执教。目前更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在此潜心耕耘,著书立说,培育后学。经过一代又一代南师人薪火相继、身教言传,历史性地生成了“严谨朴实”的学术品格,育就了“以人为本”的厚生传统,砥砺出“团结奋进”的拼搏意识,塑造了“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学校以“正德厚生、笃学敏行”为校训,形成了“严谨、朴实、奋发、奉献”的优良校风。   南京师范大学拥有仙林、随园、紫金三个校区,随园校区有着“东方最美丽的校园”之美誉。学校占地面积2009906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053697平方米。设有二级学院26个、独立学院2个。共有在职教职工3235人,专任教师189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574人,副高级职称691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6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名,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3名,国家“千人计划”青年人才2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名,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教学名师3人,国家首批“万人计划”人选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3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2人。共有在校普通本科生16314人,其中师范生3673人。在校研究生共10514人(学术型6091人,专业型4423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162人,硕士研究生9352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籍生5216人。图书馆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总建筑面积38105平方米,馆藏纸本文献总量341.01万册,电子数据库115个。校园里拥有2 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www.njnu.edu.cn - 2017-05-18 - 收藏 点击查看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前身是Soochow University(东吴大学,1900年创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1计划”首批认定高校,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www.suda.edu.cn - 2017-05-18 - 收藏 点击查看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Southeast University),简称东大,坐落于南京市,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副部级全国重点大学,中国著名的建筑老八校及原四大工学院之一,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大学,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入选高校,“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主要成员。

www.seu.edu.cn - 2017-05-18 - 收藏 点击查看

东北林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创建于1952年,是在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和东北农学院森林系基础上建立的,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局共建、教育部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211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地处我国最大国有林区的中心——哈尔滨市,校园占地136公顷,并拥有帽儿山实验林场(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凉水实验林场(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教学、科研、实习基地,总面积达3.3万公顷。   学校是一所以林科为优势,以林业工程为特色,农、理、工、经、管、文、法、医、艺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现设有研究生院、17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有62个本科专业,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0个种类33个领域的专业学位硕士点。拥有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林业局重点一级学科、1个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群、7个黑龙江省重点一级学科、3个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有国家计委、财政部和教育部联合批准的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学),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校,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和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学校。   学校现有研究生、全日制本科生2.3万余人。自建校以来,已向国家输送各类毕业生13万余人。现有教职员工2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300余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4人,“新世纪百千万工程”人选6人,“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1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6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8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5人,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近年来,有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7人,省级优秀教师8人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1人。2007年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

www.nefu.edu.cn - 2017-05-16 - 收藏 点击查看



闽公网安备 35062502000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