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目录 - 网址大全 
当前位置:网址大全 » 网站目录 订阅RssFeed

List
网站分类目录最新列表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为主,兼有哲学、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的前身是 1952年成立的由北京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清华大学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合并组建的北京政法学院,著名法学家、政治学家钱端升先生为首任院长。1983年,在中央 “ 要抓紧筹办中国政法大学,把它建成我国政法教育中心 ” 的指示下,学院更名为中国政法大学,邓小平同志为大学题写了校名。 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现已拥有 2个全国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博士后流动站及 18个博士点、 45 个硕士点、17个本科专业。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有权自主设置本科专业、自主选拔录取本科生和文体特长生。目前,学校设有法学院、民商经济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商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学院、法律硕士学院、中美法学院、中德法学院、体育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科学技术教学部等18个校属院部,有各类在校生20000余名,教职工170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700余名,教授、副教授440余名,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300余名。法学教师所从事的教学、研究领域涵盖了法学的所有二级学科。 学校现有学院路和昌平两个校区。学院路校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蓟门桥畔,昌平校区座落在昌平区军都山下。其中,昌平校区于 1985年被列为国家 “ 七五 ” 重点建设工程。学校现任党委书记是博士生导师石亚军教授,校长是博士生导师徐显明教授。

www.cupl.edu.cn - 2017-05-14 - 收藏 点击查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是建有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也是国家重点支持开展“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高校,是石油、石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被誉为“石油科技人才的摇篮”。

www.cup.edu.cn - 2017-05-14 - 收藏 点击查看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地处北京和徐州的两个校区组成。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是在原北京矿业学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所研究型大学。 1978 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矿业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成立,招收和培养研究生; 1997 年 7 月,经原国家教委和北京市批准,成立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1998 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学校位于北京市高校云集的海淀区学院路,东眺国家奥林匹克公园,西望颐和园、圆明园与香山,学校占地面积 24 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32 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 45 万余册,电子图书 18.9 万册。   中国矿业大学是一所具有矿业特色,以工科为主,理、工、文、管相结合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列入国家“ 211 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是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的高校之一。学校的前身是创办于 1909 年的焦作路矿学堂; 1950 年学校由焦作迁至天津,改名中国矿业学院; 1952 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清华大学、原北洋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的相关科系调整到中国矿业学院,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53 年学校迁至北京,更名为北京矿业学院;“文革”期间学校搬迁、更名,形成异地办学格局; 1978 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恢复中国矿业学院校名,成立中国矿业学院北京研究生部; 1988 年改名为中国矿业大学。 1960 年和 1978 年,学校先后两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 2000 年 2 月,学校整体成建制地划归教育部管理,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   学校的发展始终得到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 1988 年,邓小平亲笔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1994 年,江泽民接见了我校余力教授,支持其“煤炭地下气化”科研项目并作了重要批示。 1996 年 1 月 19 日,江泽民视察学校,并就能源发展战略及能源科技教育等问题作出重要指示。 1999 年 5 月 18 日,江泽民为学校建校 90 周年题词:“开拓创新,严谨治学,把中国矿业大学办成一流的能源科技大学。” 6 月 16 日,李鹏为学校题词:“发展能源科教事业,培养跨世纪优秀人才。”吴邦国、李岚清、陈至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曾亲临学校视察。

www.cumtb.edu.cn - 2017-05-14 - 收藏 点击查看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教育部直属的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理工为主,理、工、文、管、经、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我国最早建有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大学。学校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的地质系(科)合并组成的北京地质学院。198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在京、汉两地独立办学,分别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名师荟萃,桃李芳菲。在5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道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人才,成为我国培养地学人才的摇篮和进行地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地学教育的排头兵,国际地学界的知名学府。 昔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4万余名历届学子,在名师荟萃的校园吸吮学养,奉献社会,如今卓为英才,堪称栋梁,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中已有25人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00余人成为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有的走上了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岗位;许多优秀毕业生成为科技骨干、教育专家和管理专家。2008年3月,我校校友温家宝继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任总理。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位于北京海淀区高校云集、学术氛围浓厚的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学院路。学校在中外驰名的“北京猿人之家”周口店和避暑胜地北戴河建有条件良好的教学实习基地。 学校坚持“特色加精品”办学理念,以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面向国土资源及其相关领域,面向基层,服务社会,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通过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实施,不断优化学生培养过程和知识结构,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我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以温家宝总理提出的“品德优良、基础厚实、知识广博、专业精深”为人才培养目标,坚持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不断完善本科培养方案,构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www.cugb.edu.cn - 2017-05-14 - 收藏 点击查看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成立的高等中医院校之一,是唯一一所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高等中医药院校。2000年7月31日原北京中医药大学与原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合并,组成新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并成为直属国家教育部管理的重点大学。 学校现设有基础医学院、中药学院、针灸学院、管理学院、护理学院、国际学院、远程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临床医学院、文法系、台港澳中医学部等教学机构。 学校致力于构建面向新世纪的以高层次教育为主体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设有中医学、中药学、制药工程、针灸推拿学、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工商管理(中药企业管理)、护理学、英语(医学)、法学(医药卫生)9个专业。其中中医学七年制含科研方向、针推对外交流方向、中西医结合方向等9个培养方向班,分别与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中日友好医院等单位联合培养。 截止2003年9月,学校各类在校生达到16160名,其中本专科生5950名,硕士研究生688名,博士研究生356名,来自41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758名,台港澳学生416名,远程教育学员4897名,继续教育学员3095名。 我校是全国中医药院校中首批建立博士学科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医学3个一级学科均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均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学校现有6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0个部局级重点学科,3个北京市重点学科,重点学科建设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保持领先地位。

www.bucm.edu.cn - 2017-05-14 - 收藏 点击查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座落于首都北京朝阳区。校园草木葱郁,环境幽雅。功能齐全的教学楼,藏书丰富、实现自动化管理的图书馆,拥有卫星地面站和现代化语言实验室的教育技术中心,设备先进齐全的网络与计算中心,可供正式比赛使用的运动场和游泳场,舒适方便的学生公寓,神采飞扬的学生,温文尔雅的教师…… 一切,都透露出这所高等学府的青春活力、现代气息。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创建于1951年。2000年以前为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所属。2000年6月,原中国金融学院与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转为教育部直属。这是一所随着国家的发展而迅速扩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一所在国内外享有声誉的著名学府。1997年成为首批被列入国家高等教育“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目前正朝着一流大学的目标奋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实行校、院、学系管理体制,现设有14个学院和2个直属系,设有研究生部和体育部,共有25个本科专业、14个博士点、39个硕士点、两个博士后流动站、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1个国家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这是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文学为主干学科的财经外语类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的国际贸易学、国际法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学校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于1988年获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承认,这标志着中国的工商管理教育首次为世界所接受。学校也是国家培训高级经济管理干部的基地之一,设有政府委托或与外国合办的10个高级在职培训机构。学校的学术研究在我国对外经贸科研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设有国际经济研究院、中国WTO研究院等10个研究单位,中国WTO研究院是全国唯一的研究世界贸易组织的国家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校主办并公开发行多种学术刊物,其中《国际贸易问题》、《国际商务》、《日语学习与研究》等享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学校出版社每年出书百余种,在高校出版社中享有较高声誉。

www.uibe.edu.cn - 2017-05-14 - 收藏 点击查看

中央音乐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建于1950年,其前身是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的各具特色的几所高等音乐院、系。分别是建于1927年的燕京大学音乐系,建于1939年的华北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建于1940年的南京国立音乐院,建于1946年的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和香港、上海的中华音乐院,建于1948年的东北鲁迅文艺学院音乐系等。其主体是南京国立音乐院。1958年学院由天津迁至北京,坐落在北京西城区复兴门原清醇王府旧址(光绪皇帝出生地)。原隶属文化部,2000年归属教育部。1960年被定为国家重点高等学校,1999年被列入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是目前全国艺术院校中唯一的一所国家重点高校和“211工程”建设学校。历任院长为马思聪、赵?、吴祖强、于润洋、刘霖,现任院长王次?。   学院自建院以来,迄今已形成了体现教学、科研、艺术实践综合功能的,从附小、附中、大学本科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流动站等完整的大中小一条龙的音乐教育体系。现设作曲系、音乐学系、指挥系、声歌系、钢琴系、管弦系、民乐系、音乐教育系、基础教育部以及附属中小学、继续教育学院、远程音乐教育学院等教学部门。学院还设有集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音乐科技部,其中包括提琴制作研究中心、现代电子音乐中心、音乐治疗中心和嗓音研究中心等。2000年建立了全国艺术院校中唯一的一所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学院还设有社会音乐教育部和海内外社会音乐考级委员会,以及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和环球音像出版社。形成了既为全国音乐教育中心,又为全国音乐研究、创作、表演中心和社会音乐推广中心的办学模式;成为一所能代表中国专业音乐教育水平、专业设置比较齐全的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音乐学府。

www.ccom.edu.cn - 2017-05-14 - 收藏 点击查看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著名学府。学校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8年改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独立设校。1912年改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1931年、1952年北平女子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先后并入北京师范大学。

www.bnu.edu.cn - 2017-05-14 - 收藏 点击查看

中央民族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MinzuUniversityofChina)坐落于北京学府林立的海淀区,南邻国家图书馆,北依中关村科技园,校园环境典雅,古朴幽美,人文氛围浓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中央民族大学的前身是1941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民族学院。1951年6月,中央民族学院在北京正式成立,乌兰夫任首任院长。1993年11月,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现任校党委书记鄂义太教授、校长陈理教授。   党和国家历届领导集体始终关心和重视中央民族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建校初至1966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14次接见学校师生代表。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3次接见师生代表。1993年学校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时,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为学校题写了新校名。2001年6月,学校50周年校庆之际,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同志到校视察,并代表中央政府提出了“把中央民族大学建成世界一流的民族大学”的奋斗目标。同年,胡锦涛、李岚清等国家领导人亲自审批了国家民委、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四部委联合上报的《关于进一步办好中央民族大学的请示》。2002年6月,国家民委、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重点共建中央民族大学的协议》。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学校1978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大学,1999年、2004年先后进入“211工程”和“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   学校现有23个学院,有覆盖10个学科门类的63个本科专业、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一级5个、二级17个,2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国家“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www.muc.edu.cn - 2017-05-14 - 收藏 点击查看

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白杨网(简称“白杨网”)是代表中国传媒大学的唯一官方网站,是教育部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首批试点单位建设成果,还是中国传媒大学校内教学实践基地。

www.cuc.edu.cn - 2017-05-14 - 收藏 点击查看



闽公网安备 35062502000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