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院校 - 网站目录 - 网址大全 
当前位置:网址大全 » 网站目录 » 教育院校 » 本科院校 订阅RssFeed

List
网站分类目录最新列表

宜春学院

2000年1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宜春师范专科学校、宜春医学专科学校、宜春农业专科学校、宜春市职工业余大学“三专一校”合并升格为本科院校,成立宜春学院。 学校地处赣西中心城市——江西省宜春市。宜春自古就有“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的美誉,是国家第一批生态试点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而今的宜春,风光旖旎,交通便利,沪瑞高速、杭长高铁、浙赣铁路穿城而过,明月山民用机场四通八达。 学校拥有本部校区和北校区,占地1364765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8997人,其中,硕士研究生67人,本科生17095人,专科生1526人,外国留学生309人;有专任教师1042人,外聘教师233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占40%以上,博士、硕士近70%;学校外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等100多名高级专家为客座教授。 学校设有18个教学院,72个本科专业。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有省级“十二五”重点学科4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4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有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基地)4个,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有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院士工作站点2个。经过多年的建设和积淀,学校形成了以教育学、医学、农学为主,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近五年来,学校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在内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00余项,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900余篇,生物医药、两系杂交水稻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乌索酸标准样品”通过国家审定并成为江西第一个同类国家标准样品。

www.ycu.jx.cn - 2017-06-20 - 收藏 点击查看

三明学院

三明学院是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2012年6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学校前身是三明高等专科学校,于2000年10月由三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三明职业大学、三明师范学校合并组建,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03年陈宝琛创办的全闽师范学堂。 学校位于海峡西岸福建省新兴工业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三明市。三明是革命老区,辖区内的宁化、清流、归化(今明溪县)等全境12个县(市、区)均属中央苏区;改革开放后,三明还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发祥地。 学校占地面积1322亩,各类建筑面积约33.6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6.8万平方米,学生公寓面积12.79万平方米。藏书517.42万册(含电子图书382.68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2403.50万元。信息化系统和网络应用基本满足办学需要。 学校现设有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鞋服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资源与化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海峡理工学院、海峡动漫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教育与音乐学院、旅游学院(经济学院)、国际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5个教学机构,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已建成校级研究所12个。共有教职工936人,其中正高职称78人,副高职称205人,中级职称425人。专任教师681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占74.3%;高级职称占35.83%。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高层次人才14人。全日制在校生14192人。

www.fjsmu.cn - 2017-06-20 - 收藏 点击查看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Hainan Tropical Ocean University)是由海南省人民政府、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三亚市人民政府、三沙市人民政府等单位共建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省属高校,是外交部、教育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教育部十大“教育援外基地”之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是上海合作组织大学中方成员院校,是海南省中南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摇篮和知识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基地。   学校的前身是广东省1954年创办的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师范学校和1958年创办的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师范专科学校。后几经分合、调整、更名,于1993年由海南省通什师范专科学校和海南省通什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为琼州大学(专科)。2006年琼州大学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琼州学院。同年4月海南民族师范学校并入琼州学院。2009年学校主校区由五指山市搬迁至三亚市。2015年9月,更名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www.qzu.edu.cn - 2017-06-20 - 收藏 点击查看

廊坊师范学院

廊坊师范学院(Langfang Teachers University),建院于1946年,是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省属普通高等本科院校,位于京津走廊上的明珠河北省廊坊市,距北京天安门广场40公里,距天津中心区60公里。 截至2014年学院分校本部和西校区两个校区办学,占地2000余亩,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教育教学设施与设备条件优越,图书馆藏文献140万册,电子图书107万册。学院有研究所8个,重点建设专业7个,实验教学中心3个,院级精品课程19门。 在六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的鲜明办学特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升本建院以来,学院已为社会输送了4万余名各级各类专业人才。

www.lfsfxy.edu.cn - 2017-06-20 - 收藏 点击查看

长江师范学院

学校是一所重庆市属普通本科院校,2006年9月,由涪陵师范学院更名为长江师范学院,有80多年的办学历史,在社会各界享有良好办学声誉,在重庆市高校布局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新形势下,学校一如既往地担当起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责任与使命,积极进取,努力开创统筹城乡发展的地方高校建设新局面。 学校所在地涪陵区,位于长江与乌江交汇处,素有“乌江门户”、“千里乌江第一城”之称,地处重庆市“五大功能区”的城市发展新区核心增长极。涪陵是先秦时期的巴国国都,文化积淀深厚,多元而独特的巴枳文化、易理文化和榨菜文化,孕育出具有时代特征的“艰苦创业、不甘人后”的涪陵精神。涪陵有辉煌的书院办学史,北宋时期在长江北岸创办的北岩书院时称“理学圣地”,书院遗风及其理学精神厚泽涪陵的文化传承和教育发展。在地方文化的浸润孕育下,长江师范学院承袭“诚意正心、钩深致远”的治学旨趣,形成了“学高身正、敬业自强”的校训,确立了“育人为本、质量为先、重学崇术、尚知笃行”的办学理念。 学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四通八达,有沪渝高铁、渝怀、南涪等3条铁路和沪渝(南线)、重庆三环、渝涪等3条高速公路,学校距涪陵高铁车站3分钟车程,可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福州、成都等地,30分钟可到达重庆火车北站;距高速公路入口2分钟车程,40分钟可到达重庆主城。 2001年以来,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迅速,办学实力显著增强。2007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学校现有李渡和江东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近1900亩,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建筑特色鲜明,是读书学习的理想场所。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2.3亿元。建有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校级实验教学中心11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184个。图书馆总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有纸质藏书160多万册,购置和自建各类专题数据库67种,数字资源容量达48TB。

www.yznu.cn - 2017-06-20 - 收藏 点击查看

淮阴工学院

淮阴工学院为江苏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故乡、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淮安市。学校始建于1958年,2000年升格为本科高校,201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单位;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学校现有枚乘路、北京路两个校区,校园占地2070亩,校舍面积59万平方米,设有19个二级学院(部)。现有本科专业62个,在校普通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1.9 万余人。现有专任教师1094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445人,博士、硕士942人;研究生导师158人,企业导师55人,兼职博导1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省特聘教授1人,省“333工程”等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100余人,双聘“千人计划”、“国家杰青”等高端人才69人,省级科技创新团队3个。 学校有国家级卓越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江苏省品牌专业3个、省特色专业4个,省“十三五”重点学科5个,省卓越工程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0个,省级科研平台17个,省级创新工程项目39项,拥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淮安市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13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28个。   学校坚持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协同发展、特色发展,着力推进协同共建,汇聚优质办学资源,建有台商学院、中兴学院、苏北发展研究院、淮商学院、淮安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学院等一批共建学院和平台,其中台商学院获批“国家级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示范点”,中兴学院获批“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苏北发展研究院获批“省级重点培育智库”并作为首批智库入选中国智库索引来源库(CTTI)。与江苏省经信委、交通厅、食药局等省直单位均有合作共建项目。   学校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开展科学研究,近三年来,科研经费到款额达1.56亿元。参与国家工信部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重大项目1项,政府资助经费3000万元,承担国家自然基金48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3项,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08项;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1项、省部级获奖18项、市厅级获奖201项;获批专利269项,其中发明101项;发表论文2394篇,其中核心期刊1056篇,被SCI(E)、EI、ISTP收录365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110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及新华文摘转载6篇。

www.hyit.edu.cn - 2017-06-20 - 收藏 点击查看

潍坊学院 官网

潍坊学院坐落在世界风筝之都山东省潍坊市,是山东省属公办综合性普通本科高校,始建于1951年。2000年,在潍坊高等专科学校和昌潍师范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并入山东渤海进修学院教育资源组建而成。联系电话:0536-8785100 招生办公室:0536-8785173

www.wfu.edu.cn - 2017-06-19 - 收藏 点击查看

广东嘉应学院

嘉应学院是一所普通本科院校,前身是创办于1913年的梅州女子师范学校,有100年的办学历史,位于叶剑英元帅的家乡,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省梅州市。梅州在清朝时称嘉应州,嘉应学院由此得名。截至2016年8月,学校面积1625亩,建筑面积60万平.

www.jyu.edu.cn - 2017-06-19 - 收藏 点击查看

德州学院

德州学院是一所山东省和德州市共建、以省管理为主的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建校40多年来,学校植根齐鲁文化与燕赵文化之沃土,汲取黄河文化与运河文化之灵韵,秉承艰苦创业与励志育人之精神,不断谱写教书育人、创新发展的新篇章。区位优势学校座落在素有“神京门户”、“九达天衢”之称和纳入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德州市。德州历史源远流长,是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留有大禹治水、董子读书台、刘备署理平原县、明清运河故道、苏禄国王墓等历史文化古迹,涌现出董仲舒、东方朔、祢衡、窦建德、颜真卿、邢侗、任继愈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德州是国家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京沪高铁等线路的开通,更是将德州全面融入首都一小时生活圈和省会半小时生活圈,南水北调工程将使古老运河重新发挥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山东德州建设京津冀产业承接、科技成果转化、优质农产品供应、劳动力输送基地和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德州作为山东省唯一全域纳入规划的城市,“一区四基地”战略地位正式确立。德州拥有“中国太阳城”、“中国功能糖城”、“中国中央空调城”、“中国粮油食品城”、“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城市名片,被命名为“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新能源产业基地”和“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一圈一带一区”全部或部分覆盖德州市,承担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现代农业示范区等52项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任务,丰厚的地域资源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历史沿革学校始建于1971年,历经德州师范专科学校、德州高等专科学校、德州学院三个时期。1971年5月,德州师范专科学校在“文革”中诞生,经历了启程的步履维艰,在规范和超越之中不断发展壮大。1997年3月,德州师范专科学校、德州教育学院、德州市直业余大学三校合并办学,组建德州高等专科学校,开启了综合性办学之路。1999年以来,又先后并入了5所职业院校,应用型的办学特色更加凸显。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本科层次的德州学院,标志着学校从普通专科学校向综合性普通本科大学的历史性跨越,成为德州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2006年11月,在全国同类院校中首批、全省同类院校中率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9年9月,被山东省教育厅和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第一批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7年获批“十三五”首批山东省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基地。

www.dzu.edu.cn - 2017-06-19 - 收藏 点击查看

山东政法学院

山东政法学院是全国八所公办全日制政法院校之一,是全国政法大学“立格联盟”成员高校,是山东省内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以法学教育为主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肇始于1955年7月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建立的山东省政法干部学校,2007年正式设立山东政法学院,2011年获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资格。

www.sdupsl.edu.cn - 2017-06-19 - 收藏 点击查看



闽公网安备 35062502000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