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院校 - 网站目录 - 网址大全 
当前位置:网址大全 » 网站目录 » 教育院校 » 本科院校 订阅RssFeed

List
网站分类目录最新列表

天水师范学

天水师范学院位于甘肃省天水市,是省属普通本科院校、甘肃省首批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试点院校。 学校始建于1959年的天水师范专科学校;1969年组建天水地区五七红专学校;1979年组建天水师范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为天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升格定名为天水师范学院。2011年10月,被教育部列为培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建设单位。2013年,开始招生培养教育硕士。 截至2016年5月,学校占地670亩,校舍建筑面积36.8万平方米;馆藏图书175万册,教学仪器设备值1.2亿元,固定资产5.9亿元;共有教职工910人,其中专任教师686人,在校生近18000人;开设17个二级学院,开办53个本科专业、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www.tsnu.edu.cn - 2017-06-19 - 收藏 点击查看

楚雄师范学院

楚雄师范学院是云南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2001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原楚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楚雄民族师范学校合并基础上组建成立。2009年荣获中央文明委授予的“全国文明单位”称号,是云南省高校中第一家获此殊荣的学校。2010年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14年被教育部列为“全国卓越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国家级项目单位。2015年获批为云南省地方大学应用型整体转型改革试点高校。2016年“教育学”入选云南省一流学科(高原学科)建设项目。目前,正在着力建设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边疆民族地方应用型品牌大学。 学校位于享有 “东方人类故乡”、“恐龙之乡”、“优质野生菌王国”、“中国彝族文化大观园”美誉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州府楚雄市,有优越的气候条件,常年平均气温 16℃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距云南省会昆明100余公里,交通便利,有昆明“后花园”之称。学校土地总面积1055亩(含规划发展用地与实训农场),分为花果山、雁塔等校区。校区之间直线距离仅 100米 ,位于生活方便的老城区,校园环境优美,数字化校园网络畅通, 移动图书馆方便快捷。 学校坚持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把握“应用为根本、师范为特色”的办学方向,彰显“应用性、师范性、综合性、地方性”的办学特色,秉承“学以致用、教以致用、研以致用、管以致用”的教育理念,以“思想品德优,专业基础实,职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工作适应快”为人才培养基本目标,以“上手快,后劲足,能创新,品行好”为特色目标,着力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11000余人,学历函授生2000余人,每年非学历培训千余人次。有教职工771人,其中专任教师575人,博士、硕士400余人,教授、副教授400余人,其中二级教授3人;有云岭学者1名,云岭教学名师1名,省级教学名师5名,国家、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20多名;校舍建筑面积 2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6000余万元,图书130余万册;设有15个二级学院;全日制面向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招生。

www.cxtc.edu.cn - 2017-06-19 - 收藏 点击查看

湖南工学院

湖南工学院座落于湖南省第二大城市、王船山故里 —— 衡阳市,是 2007 年经教育部批准由湖南建材高等专科学校和湖南大学衡阳分校合并升格的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院校, 2010 年 3 月湖南工业科技职工大学整体并入,是全国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最年轻的试点高校。学校立足湖南,重点面向工业企业,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以工为主,理、管、经、文、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较强的科技服务能力,培养基础实、技术精、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本科院校。 学校现有三个校区,占地 1358 亩,校舍建筑面积 56.89 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 1.3 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 125 万余册。 全日制在校学生 17535 人。教职工 1126 人,正高职称 75 人(教授 57 人),副高职称 259 人(副教授 166 人),博士 75 人,硕士 603 人。有一批获得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培养对象、湖南省新世纪“ 121 人才工程”人选 、全国优秀教师、湖南省高校教学名师、省级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的高水平教师。 学校设有 9 个二级教学院、 3 个教学部(中心), 39 个本科专业(招生专业 38 个),有省重点学科 1 个,教育部特色专业 1 个,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 3 个,省特色专业和重点资助建设专业 4 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5 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 学校全面实施教育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现有校外实习基地 54 个,工程训练中心 1 个,各类实验室 55 个,其中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1 个、省级优秀实习教学基地 11 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 1 个,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 3 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 3 个、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4 个、省级创新训练中心 2 个。省级优秀教研室 4 个。有省级教学团队 3 个。国家级精品课程 1 门、省级精品课程 8 门。

www.hnpu.edu.cn - 2017-06-19 - 收藏 点击查看

常州工学院

常州工学院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坐落于经济发达、文教昌盛、交通便捷、美丽富饶的江南历史名城——常州,其前身为创建于1978年的常州市七二一工业大学,后更名为常州市职工大学。1982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常州工业技术学院。2000年,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常州市机械冶金职工大学合并组建常州工学院。2003年,传承常州师范教育百年历史的常州师范专科学校(筹)成建制并入常州工学院。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历经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一所以工科为主,工、理、管、经、文、教、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特点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 学校现设有13个二级学院(直属教学部),开设本科专业54个。面向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普通全日制在校学生近1.5万人。2016年,辽河路新校区一期建设工程竣工,完成从通江路老校区搬迁入驻新校区。学校现有辽河路校区、巫山路校区、会馆浜路继教学院和长江路科技产业园,总占地面积近1300亩。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按照“博士化、国际化和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定位,加大“内培外引”力度,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现有在职教职工1119人,其中专任教师75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97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373人。现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务院和省、市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省“333工程”培养人选和省“青蓝工程”培养人选等 75 人,48名教师受聘硕士研究生导师。

www.czu.cn - 2017-06-19 - 收藏 点击查看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原华北航天工业学院)是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一所普通高等院校,是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建设单位,是服务国家(航天)特殊需求人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单位,是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学校坐落在河北省廊坊市市区,始建于1978年,先后隶属于第八机械工业总局、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航天工业总公司。1999年划转到河北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两弹一星”功勋、著名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孙家栋院士为学校名誉校长。 学校占地面积近800亩,分东、西两个校区,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雅,是省级文明单位、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卫生绿化工作先进单位和花园式单位。 学校有教职工近900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近300名,博士、硕士学位教师近600名,具有行业背景或“双师型”教师占20%以上。现有双聘院士6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2人,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模范教师、省教学名师、省模范教师、省优秀教师、省中青年突贡专家、省青年拔尖人才等省级以上称号的教师40余人次,获得航天科技人才培训基金会SHATF奖教金的教师71人次。聘请航天院所企业专家和社会知名学者130余人担任学校兼职教授,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和科技开发。 学校设有研究生教学部、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建筑工程系、计算机与遥感信息技术学院、会计系、外语系、材料工程学院、文法系、基础科学部、体育部、工程技术训练中心、继续教育学院等14个教学单位。学校现有35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2个专业为提前批招生,24个专业为河北省本科一批招生)、5个专科招生专业和2个工程硕士专业(含12个研究方向),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管、经、文、法、艺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院校。有“军用计算机应用技术”、“航空宇航制造工程”等2个国家国防特色学科;有“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省级重点学科;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产业经济学”等3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有“机械基础”、“材料工程”、“电工电子”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本科教育创新高地1个;有国家和省重点建设品牌特色专业3个、省高校综合改革试点学院1个、省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8门。现有全日制研究生、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近12000人,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近3000人。建校以来,累计为社会输送各类人才5万余名,其中为航天系统输送近2万名毕业生,连续10年获得“航天人才贡献奖”和“航天人才突出贡献奖”。

www.nciae.edu.cn - 2017-06-19 - 收藏 点击查看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地处湖南省长沙市风景秀丽的湘江之滨、岳麓山下,是一所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省教育厅主管、省财政厅协管的全日制本科院校。 学校前身始于1933年的“私立厚生会计讲习所”,创办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经济学家熊崇煦、李肖聃、王季范、陈家瓒等。他们早年求学于日本,归国后致力于传播包括复式记账方法在内的西方近代财经理论。学校创办后虽历经战火之灾难,几经迁移,但创办者及其继任者殚精竭虑、孜孜办学、苦心经营,并始终秉承“厚德载物,惠及民生”的理念,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成为中国近代会计技术传播和会计人才培养的摇篮之一。 解放后,学校由湖南省人民政府接管,并于1951年更名为“湖南厚生会计学校”,由私立改为公办。此后,又相继更名为湖南省财政学校、湖南省财贸学校、湖南省财政会计学校、湖南省财会学校等,属中专性质。1985年学校升格为湖南财经专科学校,进入高等学校行列,1993年更名为“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又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正式定名为“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经过多年的建设,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体,办学特色鲜明、教育竞争力不断增强的省属财经本科院校。学校与长沙西湖文化公园、梅溪湖毗邻而居,枫林二路、金星大道和地铁二号线为学校提供着便利的交通条件。校园内绿树成荫,花团锦簇,为省级“园林式单位”,是莘莘学子理想的求学之地。 学校占地面积760多亩,设有会计学院、财政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信息技术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工程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厚生国际教育学院和基础课部、体育课部共12个教学单位,另正在筹建人文艺术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体育学院,开设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财政学、金融学、税收学、市场营销、国际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信息工程、电子商务、英语、日语、翻译、商务英语、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土地资源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等25个本科专业,基本形成了能够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经济类、管理类等应用型专业为主的专业布局。

www.hufe.edu.cn - 2017-06-19 - 收藏 点击查看

河西学院

河西学院是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是教育部确定的复旦大学对口支援西部高校,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院校,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杰出校友、著名科学家、中科院院士李灿任名誉院长,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前任校长杨玉良受聘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原校长李玉受聘应用真菌工程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区位优势明显 河西学院位于丝绸之路黄金段、河西走廊中部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张掖市,是兰州至乌鲁木齐近2000公里区域内唯一一所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学校服务区域拥有敦煌、张掖、武威三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毗邻新疆、青海、内蒙、宁夏四个少数民族省区,在国家高等教育战略布局中具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对促进河西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稳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办学历史悠久 河西学院前身是1941年成立的甘肃省立张掖师范学校,历经张掖师范学院、张掖师专,2000年并入原张掖农校(1941年成立)和张掖职业中专, 2001年升格为河西学院;2014年,并入原张掖医专、张掖市人民医院,组建新的河西学院;已有70多年的办学历史。 办学定位准确 河西学院坚持“立足河西、服务甘肃、借东之势、向西发展”的办学定位,坚持“以人为本、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的治校理念,坚持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服务社会为使命”的办学宗旨,确立了“做河西文章、出特色成果、建丝路名校”的办学发展目标,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已初步建成河西及周边地区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科学研究与应用技术开发基地、地方文化传承创新基地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中心。

www.hxu.edu.cn - 2017-06-19 - 收藏 点击查看

山西中医药大学

山西中医药大学的前身为1978年创办的山西医学院中医大学班,1989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山西中医学院,2017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山西中医药大学。200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是山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委托培养高校,山西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经过30多年的建设发展,学校现已建成为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具有鲜明中医药特色、产学研医紧密结合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是山西省中医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医疗及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中心。   学校基础设施完善,办学资源充足。现有太原、晋中2个校区,占地958亩。晋中校区建筑风格独特,庄重典雅,环境优美,建有中医药文化浮雕、傅山雕塑、上湖、神农药谷等文化景观,充满浓郁的中医药文化元素,是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3358万元,馆藏纸质图书84.5万册,有电子图书38万种、电子资源数据库28个,建立了性能先进的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   学校人才培养体系较为完备,办学质量稳步提升。2007年,以良好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4年,高水平通过教育部中医学专业认证。学校下设14个二级教学机构,开办有23个本科专业,涵盖医、理、工、管、农等多个学科门类。现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山西省品牌专业3个、山西省高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4个,山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学校为山西省唯一的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点)立项建设高校,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16个二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另有中医学、中药学、护理3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现有全日制在校生9145人,其中研究生620人。   学校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师资力量实力雄厚。现有教职医护员工3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642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441人,其中正教授155人。现有国医大师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全国名中医2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双聘院士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7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0人,全国中医药优秀临床人才4人,山西省青年科学家1人、山西省“百人计划”人才5人,山西省新兴产业领军人才1人、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2人、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2人,山西省教育厅“131”领军人才17人,山西省教学名师14人,山西省名老中医18人,山西省名医8人,山西省卫生人才培养工程高端领军人才31人,傅山学者4人。

www.sxtcm.com - 2017-06-19 - 收藏 点击查看

运城学院

运城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的一所综合类普通本科院校,地处山西省运城市。运城古称河东,素有晋秦豫“黄河金三角”之美誉。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舜耕历山、禹都安邑、后稷稼穑、傅说版筑等先民传说源远流长;荀况、关羽、王勃、王维、柳宗元、司马光、关汉卿、裴氏家族等文人政要俊采星驰;后土祠、舜帝陵、秋风楼、关帝庙、鹳雀楼、永乐宫、普救寺、黄河大铁牛等名胜古迹蜚声中外,文化底蕴十分厚重。 学院占地面积3230亩(其中新校区占地面积2942亩,老校区、西校区占地面积288亩)。目前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21722人,其中本科生21520人,专科生202人。有教职工1181人,其中专任教师904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12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567人;有正高级职称42人,副高级职称21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45人。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山西省教学名师8人,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4人,山西省高等学校“131”领军人才优秀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9人,山西省优秀教师6人,山西省模范教师5人。有山西省高等学校“131”领军人才特聘教授1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知名学者、学术带头人8人、优秀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1人;山西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3人,外聘学科专业带头人22人。设15个系,3个公共教学部,有46个本科专业、4个专科专业,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拥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058.96万元,馆藏纸质图书155.883万册,电子图书422.28万册。 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依法办学,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本科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办学定位是:以地方经济社会(行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教学为中心,多科并举,立足运城,面向山西,服务基层,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目标是:建设以师范类、商务类和工程类为优势学科专业群,以河东文化为大学文化特色的山西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发展战略是:第一步,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和大学制度建设,基本形成大学办学治校体系;第二步,优化专业结构,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完善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体系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第三步,做强师范类、商务类和工程类优势学科专业群,彰显办学特色,建成中西部地区知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www.ycu.edu.cn - 2017-06-19 - 收藏 点击查看

皖西学院

皖西学院坐落在荣膺有“国家级园林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水环境治理优秀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等称号的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六安市。六安市是国家级交通枢纽城市,东距省会合肥仅60公里,距新桥国际机场30公里。多条高速铁路和公路穿境而过,目前动车组(含高速动车)直达列车从六安到合肥需40分钟,到南京、武汉需1个多小时,到长沙、济南、上海、杭州需3个多小时,到北京需5个多小时、青岛需6个小时,交通十分便捷。 学校主校区位于四面环水、风景秀丽的月亮岛上,校园内建筑设施、自然景观、人文气息相映成趣,构成了全国高校中独具特色的“湖中学府”、“岛上高校”的滨水生态校园。 学校现设有15个二级学院,60个本科专业,校园占地1581亩,总建筑面积逾46万平方米。图书馆总藏量160多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1亿元。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9699人,教职工1217人,专任教师974人,其中专、兼职教授94人,副高职称人员218人,硕、博士教师680人,省级高层次人才24人。皖西学院成立后,加快改革发展步伐,于2004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9年被确定为省级硕士学位授权规划立项建设单位和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立项建设单位,进入全省首批重点建设的高校行列;2011年荣获“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称号;2012年获批为“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2013年4月首批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试点);2014年7月获批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重视科学研究与实践应用,坚持以应用型研究为科研方向,注重产学研合作,以科研促教学,以科研强教学。2006年以来,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00余篇,其中被SCI、EI等检索系统收录370篇,出版学术专著、编著70余部,编写教材近百部。获得厅级以上各类科研项目65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4项,省部级项目265项。学术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14项。通过省级成果鉴定31项。获专利400余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20项。现有科技创新平台49个,其中植物细胞工程安徽省工程技术中心、仿生传感与检测技术省级实验室、安徽省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为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安徽省石斛产业化开发协同创新中心获批为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廉政文化研究中心为省级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皖西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www.wxc.edu.cn - 2017-06-19 - 收藏 点击查看



闽公网安备 35062502000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