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院校 - 网站目录 - 网址大全 
当前位置:网址大全 » 网站目录 » 教育院校 » 本科院校 订阅RssFeed

List
网站分类目录最新列表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的省属综合性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创建于1978年,2004年升格为本科,2011年获得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2012年高质量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学校位于“湘中明珠”—娄底市,娄底文化厚重,人杰地灵, 是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学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距娄底高铁站仅10分钟车程。校园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是“湖南省文明标兵单位”、“湖南省平安单位”、“湖南省园林式单位”、“湖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校园占地面积900亩,校舍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有15个教学学院,50个本科专业,1个硕士专业学位点,涵盖文、理、工、教、经、管、法、农、艺等九大学科门类。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047人,教职工1147人,其中专任教师731人,教授73人,副教授274人,博士104人,硕士475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3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7人,省级学科带头人4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43人。 学校注重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在学科竞赛和创业就业等方面特色明显。2012年以来,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得国家级奖项近100项,省级奖项近500项。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国家一等奖、全国 “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获国家二等奖等。学校有全省第一家大学生创业基金会¬—湖南正阳大学生创业基金会,组建了省级正阳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在省内高校中率先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2013年,学校被评为湖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示范学校,学校2014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率列全省高校第一。2016年,我校被首批认定为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2017年,我校成功获教育厅推荐参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近几年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学校被评为“湖南省普通高校就业工作优秀单位”、“湖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

www.huhst.edu.cn - 2017-06-18 - 收藏 点击查看

陕西理工学院

陕西理工大学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汉中市,汉中北倚秦岭、南屏巴山,汉水横贯其间。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湿润,宜学宜居,素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的美誉。 学校创建于1958年,是一所具有近60年办学历史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也是全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是汉中周边陕甘川鄂渝毗邻地区唯一一所具有硕士授予权的高校。先后经历了汉中大学、汉中师范学院与北京大学汉中分校、陕西工学院、陕西理工学院等发展阶段。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陕西理工学院更名为陕西理工大学。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36.1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68.49万平方米。现设有16个学院和2个教学实验实训中心。设有65个本科专业。拥有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机械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4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现有6个省级重点学科(特色学科),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1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基地、1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拥有14个省级研究中心和服务平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01亿元。学校馆藏图书216.5万册。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175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87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256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31人,其中教授129人。现有双聘院士3人,国家高端外国专家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双聘),陕西省“百人计划”人才9人、“三五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曾宪梓教育基金、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陕西省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标兵、青年科技新星等40余人。全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生20061人。

www.snut.edu.cn - 2017-06-18 - 收藏 点击查看

淮海工学院

淮海工学院是江苏省委、省政府为响应国家进一步加快沿海地区改革开放,于1985年创办的一所省属本科院校。1998-2002年期间,根据全省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均具有50年以上办学历史的江苏盐业学校、连云港水产学校和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先后并入淮海工学院。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单位、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全国内部审计先进集体、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2013年8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批准我校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位于“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核心区先导区、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连云港市。主校区坐落在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西游记》文化发源地花果山西麓。目前占地2162.78亩,校舍面积55万多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552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2万人,硕士研究生近200人。学校下设机械工程学院、土木与港海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海洋生命与水产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测绘与海洋信息学院、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商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药学院、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8个二级学院,开设63个本科专业,专业门类覆盖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农学、法学、经济学、艺术学、教育学和医学等十个专业门类。

www.hhit.edu.cn - 2017-06-18 - 收藏 点击查看

绥化学院

绥化学院是黑龙江省属公立综合性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座落在中国寒地黑土绿色物产之乡绥化市,与省会哈尔滨相距70余公里。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1953年,经黑龙江省教育厅批准,绥化县创办了绥化师范学校;1971年,绥化地区在原绥化师范学校的基础上组建绥化地区师范学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绥化师范专科学校,是“文革”后国家首批设立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之一;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绥化学院。 学校学科门类多样。现设有12个学院(系、部),开设40个本科专业,涵盖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八个学科门类。学校面向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400人。 学校师资队伍精良。专任教师485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96人,博士、硕士467人,外籍教师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广大教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敬业爱生,具有优良的传统。 学校设施条件完备。校园占地40余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2.5余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9891万元,图书馆纸质藏书近95.3万册,建有具备多媒体演示功能的教学大楼、仪器设备先进的实验大楼、具有电子检索及阅览功能的现代化图书馆、功能齐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数字化宽带校园网络等多项教学、科研设施,建有环境优良、服务和保障功能完备的学生公寓、餐饮中心、购物超市、体育场馆、人工湖泊等多项生活、休闲设施。校园景色四季如画:丁香吐芳、草木滴翠、彩叶漫舞、雾凇垂枝。 学校教学质量优良。以“厚德载物、经世致用”为校训,以建设应用型大学为定位。打造精品师范,形成了“五练一熟”与“接力式”顶岗支教相结合的培养特色。大力发展应用型专业,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特殊教育是省级重点专业,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学校有5门省级精品课程、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曾两次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国立师范大学、阿穆尔国立人文师范大学、阿穆尔国立大学、太平洋国立大学、后贝加尔国立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工程经济大学,澳大利亚联邦大学、默克多大学,日本九州外国语学院、台湾嘉南药理科技大学、台湾国立彰化师范大学开展校际交流合作,互派留学生。英语、俄语、日语等专业都有外籍教师授课,形成了寒地黑土文化与世界文化相融的教育教学特色。

www.shxy.net - 2017-06-18 - 收藏 点击查看

惠州学院

惠州学院是广东省省属公办综合性本科大学,是广东省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是广东省省市共建本科高校,位于全国文明城市惠州。惠州市是珠江三角洲核心城市之一,南临南海大亚湾,毗邻广州、东莞、深圳、香港。   学校占地总面积2476.1亩,校舍建筑面积38.37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32.3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80%。学校拥有能举办世界级比赛的室内游泳馆24390平方米、室内体育馆12163平方米。学校拥有教学仪器设备16846.2万元,馆藏纸质图书163万册,电子图书99.1万册。   学校拥有一批实力较强的、装备先进的实验教学中心和协同创新发展中心。拥有广东省首批协同创新发展中心——服装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广东省首批协同育人平台——卓越法律人才协同育人平台。拥有1个广东省高校工程技术开发中心,10个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9个广东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7个广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学校还拥有光电产业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新一代IT协同创新中心等一批校政行企共建的协同创新中心。   学校现有18个二级学院、33个研究机构,开设52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学、工学、农学、文学、法学、经济学、历史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8个。学校面向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749人,成人教育类学生11010人。   学校教师队伍结构良好,水平较高,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学校现有教师767名,其中教授(正高)102名,副教授(副高)249名,博士227名,硕士471名。现有院士2名(特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师2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培养对象9名、广东省“教学名师”1名、“南粤优秀教师”10名、“天鹅计划”领军人物1名、广东省优秀教学团队9个、广东省高校创新团队1个、引进国(境)外科研团队2个、聘请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外籍教师30名、聘请59位国内著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同时聘请一批行业企业专家进校园协同培养人才。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先后与美国等10多个国家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近40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在师资培训、学生交流、联合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等方面开展了实质性的合作。

www.hzu.edu.cn - 2017-06-18 - 收藏 点击查看

牡丹江医学院

牡丹江医学院是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Ψ一一所省属普通本科医药院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题写了校名。学校历经了牡丹江医学院(1958—1962年)、牡丹江卫生学校(1962—1978年)、牡丹江医学专科学校(1978—1986年)、牡丹江医学院(1986年至今)等历史时期。2010年被列为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λ。2012年被评为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训计划项目试点高校。2013年获得硕士学λ授予权。2015年,在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中获得了6年有效期,居地方医学院校领先水平。 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牡丹江,占地面积7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4.1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6亿元,资产总值8亿元。 学校本科招生面向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现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本科生10625人。学校开设临床医学、医学影像技术、制药工程、公共事业管理等20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学、理学、工学和管理学4个学科门类。其中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医学检验是省级重点专业,医学影像学是省级一类特色专业、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和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口腔医学专业列为本科一表招生。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生物学和护理学为硕士学λ授权一级学科。基础医学、生物学、内科学和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为省级重点学科;药学和外科学为省级重点培育学科。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医学遗传学、病原生物学、医学影像设备学和诊断学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学校现有教职工246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723人、具有硕士以上学λ人员762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187人,拥有龙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省级教学名师、省优秀中青年专家和省卫生系统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4人,省领军人才梯队、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省级教学团队等5个。100多名教师担任国家级学会理事、省级学会副理事长等学术职务。 学校建设有先进的教学与科研基地,现有2个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抗纤维化生物治疗实验室、麻醉与Σ重病学实验室),2个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组织损伤与修复实验室、肿瘤疾病防治实验室);依托学校建有黑龙江省生物医药技术服务平台、黑龙江省博士后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黑龙江省高校校企共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牡丹江市北药开发实验基地等科研平台;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和药学实验教学中心为黑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www.mdjmu.cn - 2017-06-18 - 收藏 点击查看

济宁医学院

济宁医学院创建于1952年,是山东省属普通本科高等医科院校。学校现有济宁太白湖校区、任城校区和日照校区,占地总面积1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与济宁国家高新区共建教学科技园。学校固定资产总值17.3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9亿元,馆藏图书总量为360余万册。 学校建有2所直属附属医院,12所非隶属附属医院,160余个实践教学基地,23家社区医学实践教学基地。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为山东省区域医疗中心,固定资产总值20亿元,编制床位2900张。2015年通过JCI国际认证和国际医院信息化(HIMSS)六级认证。附属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为山东省唯一一家省级三级甲等精神卫生专科医院,编制床位750张。 学校现有教职工5927人,其中专任教师1011人,教授150人,副教授28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797人。有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90余人;有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行为医学领域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国际行为医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山东省法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8人;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00余人。 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680人,其中本科生15265人,研究生、留学生300余人。普通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研究生考取率位于同类院校前列。 学校有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等16个教学单位,开设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等29个本专科专业,已形成以医学教育为主体,涵盖医、理、工、管、文五个学科门类,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协调发展的多层次办学格局。

www.jnmc.edu.cn - 2017-06-18 - 收藏 点击查看

承德医学院

承德医学院是一所隶属河北省政府领导的高等医学本科院校。创建于1945年9月,时称冀东军区卫生学校;1948年成为为中国医科大学第四分校;1949年5月,入驻热河省省会—承德,更名热河医学院;1982年12月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为承德医学院。1996年9月通过国家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01年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特产蚕桑研究所并入我校。2003年7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6年10月,新校区投入使用并迁入新校区。2007年9月在国家教育部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3年11月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2015年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目前,学校现有教职工2238人(含直属附属医院),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863人,正高职称203人、副高职称429人,博士和硕士1233人。现有专任教师1006人。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河北省突贡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省级青年学科带头人、百人计划特聘专家、省“三三三人才工程”和中青年骨干教师50人。有硕士研究生导师448人,博士研究生导师7人,还聘请了40余名国内外知名学者为客座教授。2014年院士工作站获得批准成立。 现有本、专科在校生及全日制研究生9380人,来自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在读硕士研究生604人,留学生266人。2006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2007年开始选送护理专业(专科)学生赴新加坡留学并获全额奖学金。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日本札幌市立大学、韩国又石大学、美国印第安纳Dabney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意大利卡梅里诺大学等在内的多所国际性大学签署学生交流合作协议。

www.cdmc.edu.cn - 2017-06-18 - 收藏 点击查看

泉州师范学院

泉州师范学院坐落在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著名侨乡、东亚文化之都——福建省泉州市。目前,学校有两个校区:东海校区、诗山校区,占地1185亩。学校是省级“平安校园”,荣获省级“五一劳动奖状”,连续五届荣获省级“文明学校”称号。学校办学定位是:应用型综合性地方大学。层次定位是: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发展研究生教育,拓展继续教育。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敢拼会赢、创新创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面向定位是:植根泉州,立足福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展目标是:建设开放型有特色高水平的新型地方大学,力争早日复名泉州大学。

www.qztc.edu.cn - 2017-06-18 - 收藏 点击查看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农学、工学和管理学学科为优势,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和法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大学。学校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校园集云山之神秀,汇珠水之灵气,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校前身为仲恺农工学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近代民主革命先驱何香凝先生等提议、国民党中央为纪念廖仲恺先生爱护农工的意愿而决定创办的。学校于1927年招生,何香凝先生首任校长15年。1984年,经教育部、农牧渔业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国家副主席王震同志题写校名。2008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为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办学,促进学校发展,1987年4月,根据国家副主席王震提议,经中共广东省委同意,成立了学校董事会,王震任名誉董事长,广东省省长叶选平任第一届董事会董事长。1997年,广东省省长卢瑞华任第二届董事会董事长。2008年,广东省省长黄华华任第三届董事会董事长。2015年,广东省省长朱小丹任第四届董事会董事长。董事会成员由国家领导人、省部级领导以及港澳知名人士担任。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备受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与关心。党和国家领导人叶剑英、邓小平、杨尚昆、王震先后为校园内的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廖仲恺铜像、何香凝汉白玉塑像和廖仲恺纪念碑题字。国家主席杨尚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何鲁丽、周铁农,全国政协副主席廖晖、霍英东、马万祺等多次亲临学校视察指导工作。广东省省委、省政府及省教育厅一贯关心、支持学校建设,有力地推动着学校健康快速发展。海内外各界人士深怀对廖仲恺、何香凝及其开创事业的崇敬和景仰,不断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大力支持,霍英东、马万祺、何厚铧、崔世安、曾宪梓、何鸿燊、杨钊、刘宇新等一批港澳社会名流为学校捐款兴建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教学楼等,添置教学科研和医疗卫生设备,设立奖教奖学金,为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不遗余力。 目前,学校有白云校区、海珠校区和钟村实习农场。学校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任教师423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专任教师的648人;现有十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广东省教学名师2人,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2人,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10人,珠江科技新星4人,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校级科技创新团队14个。学校图书馆藏书155万册,电子图书320万册,各种类型数字资源库18个。建有完善的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

www.zhku.edu.cn - 2017-06-18 - 收藏 点击查看



闽公网安备 35062502000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