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院校 - 网站目录 - 网址大全 
当前位置:网址大全 » 网站目录 » 教育院校 » 本科院校 订阅RssFeed

List
网站分类目录最新列表

南阳理工学院

南阳理工学院是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院校,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河南南阳,是商圣范蠡、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故里,楚风汉韵荟萃之所。学校坚持植根南阳、立足河南、面向全国,走产学研用一体化和开放办学之路,致力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先后获批国家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工程项目学校100所之一、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试点学校、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河南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院校10所之一、河南省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学校、中原经济区最佳服务高校、河南省十大创新创业典范学校,河南省双创基地;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基地、教育部工程实践基地、省院士工作站、省博士后研发基地、省重点实验室、南阳协同创新研究院、南阳中关村领创空间等一大批科研平台。学校现有19个教学院部,覆盖理、工、管、文、经、教育、法、医、艺术等九大学科,全日制普通在校生和留学生2万余人。

www.nyist.net - 2017-06-16 - 收藏 点击查看

南阳师范学院

南阳师范学院是河南省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7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办学传统,已形成了师范教育和非师范教育并存、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2007年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获批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并顺利招生。2014年被河南省教育厅确定为河南省第二批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学校。2016年被省教育厅遴选为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 学校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南阳市。南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楚汉文化和三国文化的集中地,也是科圣张衡和医圣张仲景的故里。校区坐落于南阳卧龙岗上,紧邻驰名中外的诸葛武候祠景区。北眺独山秀峰,南揽白河胜景,书香墨韵与青山白水相得益彰,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莘莘学子修身治学的理想场所。 学校占地1875亩,现有校舍面积7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2.6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80余万册。学校下设22个学院,与韩国全州大学、澳大利亚南澳大学以及美国、瑞典、芬兰等国家的著名大学合作办学,开展本专科、研究生联合培养、学生互换、教师访学进修、科学研究等多形式、宽领域的合作。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郑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中科招商集团、中科博阳有限公司、河南天冠企业集团公司等国内著名院校及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现有包括硕士研究生、留学生在内的全日制在校生26000余人。 学校现有66个本科专业,具有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重点学科、省级精品(资源)课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省级教学团队等教学质量品牌,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

www.nynu.edu.cn - 2017-06-16 - 收藏 点击查看

牡丹江师范学院

牡丹江师范学院始建于1958年,历经东北农学院嫩江分院、北安师范专科学校、宁安师范专科学校、牡丹江师范学院四个发展阶段。经过近六十年的发展,学校已成为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省属本科院校,是黑龙江省区域基础教育研究、应用创新人才培养、对俄商贸人才培育、高级技能人才培训的核心基地。2001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9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学校现具有硕士、学士两级学位授权体系。 学校是省级花园式单位,占地面积67.96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2.6万平方米;学校固定资产总值9.5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69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2.03万平方米,建有先进的数字图书馆和国际联机文献查新检索系统,藏书16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3000余种;学校建有文科实训中心、理工实训中心、经管实训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等5个实验中心,建成了历史博物馆、动植物标本馆、语言文字馆、基础教育教材馆等多个教学场馆,其中历史博物馆和动植物标本馆是黑龙江省级科普基地,语言文字馆是黑龙江省语言文字馆和有声语言资源研究中心,基础教育教材馆是全国首家教材研究场馆。 学校坐落在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风景秀丽的牡丹江市。现有19个二级学院,拥有54个本科专业,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方向),3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学科点覆盖了工学、理学、农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本科生、留学生、成人教育等各类在校学生20000余人。

www.mdjnu.cn - 2017-06-16 - 收藏 点击查看

安阳师范学院

安阳师范学院位于甲骨文故乡、殷墟所在地、周易文化发祥地、红旗渠精神诞生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的安阳市,是河南省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08年的彰德府安阳师范传习所,1949年被命名为平原省立安阳师范学校,1958年更名为河南省安阳师范专科学校,1960年改名为安阳第一师范学校,1978年恢复为安阳师范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为安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安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阳教育学院、安阳市第二师范学校合并组建安阳师范学院。2011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成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2000年升本以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服务社会为己任,逐步发展成为一所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师范大学。现设文学院、历史与文博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体育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教育学院、传媒学院、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经济学院、软件学院、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人文管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公共艺术教学部、公共计算机教学部等24个教学院部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开设1个硕士专业、64个本科专业。学校占地1796亩,建筑面积86.1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2.6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82万册。学校面向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22000余人。

www.aynu.edu.cn - 2017-06-16 - 收藏 点击查看

邵阳学院

邵阳学院创建于1958年,医学类专业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6年;学校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具有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资格的省属多科性本科院校,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教育部和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试点项目单位。 学校位于湘西南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邵阳市。这片人文底蕴丰厚的沃土培育了“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思想家魏源,“再造共和”的民主革命家蔡锷,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吕振羽和德艺双馨的人民音乐家贺绿汀。宝庆竹刻、邵阳布袋戏、滩头年画和花瑶挑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湖湘文化中熠熠生辉。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景色秀丽,林木葱郁,鸟语花香,是湖南省“花园式单位”。 学校现有李子园、七里坪、西湖等三个教学校区,校园占地面积2376亩;校舍面积76.2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0.95亿元,教学仪器设备原值2.19亿元;馆藏图书180万册,电子图书84万册,中外文期刊1700种,学术专业数据库27个;有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教育部地方高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4个,省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医学类专业有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项目2项、中央财政专项资助专业1个、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点1个;学校有省重点实验室3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5个,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个,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1个,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精品课程11门,省级教学团队7个,校企共建的国家级技术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5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7个,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2个,省级优秀实习基地8个,各类研究所14个,各类实验室26个(其中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示范实验室1个,省示范实践教学中心1个),校外实习基地177个;直属附属医院2所,协作型附属医院1所,均为三级综合医院,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所;教学医院3所,实习医院70余所。

www.hnsyu.net - 2017-06-16 - 收藏 点击查看

防灾科技学院

防灾科技学院隶属于中国地震局,是全国仅有的以防灾减灾高等教育为主、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始建于1975年。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000余人。 学院坚持“人本治校、特色立校、人才强校、和谐兴校”的办学理念和“优化结构、深化改革、强化特色、提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思路,立足防震减灾行业,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体,兼有硕士研究生教育、成人学历教育、行业技术培训等并存的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的现代办学体系,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学院服务国家防灾减灾事业发展需要,坚持内涵发展;以学科建设为支撑,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有防灾减灾核心类专业:地球物理学、地理科学、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测绘工程、地质工程、公共事业管理(应急管理)等;防灾减灾支撑类专业:工程管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通信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防灾减灾拓展类专业: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英语、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等。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和经济学等五大学科门类。

www.fzxy.edu.cn - 2017-06-16 - 收藏 点击查看

重庆三峡学院

重庆三峡学院始建于1956年,现坐落于千年古城、移民之都——重庆市万州区。学校以四川省万县初中师资训练班为起源,是三峡库区唯一的一所多科性本科院校(教育部代码10643)。201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历经60多年发展,学校成为重庆市首所根植“绿色教育理念”、力推“绿色教育产教融合”的本科高校。现已形成以文、工为主,其他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学科结构,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办学规模方面,学校现有17个二级学院,拥有涵盖9个学科门类的56个本科专业,3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占地面积达1980余亩,全日制学生近2万人,馆藏纸质图书近150万册、电子图书150余万种,固定资产12亿余元。学校是全国智慧校园建设试点单位,重庆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成员单位。

www.sanxiau.edu.cn - 2017-06-16 - 收藏 点击查看

滨州医学院

滨州医学院是山东省省属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60余年来,几代滨医人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学校各项事业获得长足进步,已发展成为一所医学学科齐全,办学条件完善,办学特色鲜明,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不

www.bzmc.edu.cn - 2017-06-16 - 收藏 点击查看

喀什大学

喀什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核心城市喀什市,是一所以培养基础教育师资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多科性本科学校。学校始建于1962年,前身为新疆喀什师范专科学校,从建校到1978年底的16年间,学校是自治区5所高等院校(新疆大学、新疆工学院、八一农学院、新疆医学院、新疆喀什师范专科学校)中唯一的一所高等师范院校,在新疆特别是南疆教师教育、民族教育、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978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喀什师范学院。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权单位资格,开始承担硕士研究生培养任务。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取得了优秀成绩。2015年4月,更名为喀什大学。 学校现有14个教学单位,52个本科专业(含专业方向),其中,师范类专业23个,非师范类专业29个,涵盖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法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九个学科门类。有中国语言文学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思想政治教育等1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教育硕士、工程硕士(生物工程领域)2个专业硕士点。有1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1个自治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2个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

www.ksu.edu.cn - 2017-06-16 - 收藏 点击查看

长春工程学院

长春工程学院是2000年由三所具有50余年办学历史的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长春建筑高等专科学校、长春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长春水利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一所以工为主,工、管、理、艺、文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普通本科大学,隶属于吉林省人民政府。 一、历史沿革 学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新中国建立初期。早在1951年9月到1953年7月,为在短时期迅速恢复和建立国家基础工业体系,经东北人民政府、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筹划和批准,分别成立了长春土木建筑高级职业学校、长春测量地质技术学校和长春水力发电工程学校。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三所学校均几经易名,隶属关系和办学层次多次变更,主要归属原冶金工业部和水利电力部管理,为冶金建筑、冶金地质和水利水电行业培养一线专门技术人才。 1984年到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三所学校分别升格为长春建筑专科学校、长春冶金地质专科学校和东北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在此后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三所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为推动我国高等工程专科教育发展,积累和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有4项教学改革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教务处曾两次被教育部评选为“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务处”;1997年,三校均被教育部遴选确定为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在当时全国高等专科教育改革和建设中发挥了带头和示范作用。 1996年开始,三所学校陆续招收并培养建筑工程等16个专业本科生。 2000年3月,教育部正式批准长春建筑高等专科学校、长春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长春水利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长春工程学院。合校以来,学校办学规模得到扩大,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建成了以建筑、地质、水利、电力、机械、电气工程等工科专业为主,工、管、理、艺、文等学科门类交叉共存的人才培养结构和具有应用型教育特色的教学型大学,凝练形成了“以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为主线,努力培养面向基础工业基层一线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曾多次被吉林省政府、长春市政府授予“模范单位” “文明单位标兵”等称号,学校党委被长春市委授予“先进党委”称号。 2007年2月,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和教育部批准,学校成为全国具有国防生招生资格的百所大学之一。 2011年9月,学校被教育部正式批准为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1年10月,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获得水利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并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

www.ccit.edu.cn - 2017-06-16 - 收藏 点击查看



闽公网安备 35062502000054号